这一片土地,古为宗周丰镐二京,地势平坦、腐殖层较厚、土体耕性良好,上虚下实、地下水丰富,保水保肥抗旱耐涝,生产性能及好,是西安地区农耕区的精华地带,因位于沣河两岸,人称“沣水宝地”。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说的是周文王伐灭沣河西岸的崇国以后,将都邑迁到此地,名曰“丰京”,后周武王在沣河东岸另修新都名曰“镐京”。

东方朔曰——“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说的是丰镐之地肥沃,有“土膏”之称。所以唐代杜佑说:雍州之地,厥田上上。鄠(户县)杜(长安)之间,号称陆海。 

《长安志》:“周武王克商,都丰、镐,为王畿”。说的就是此事。 

《陕西地理沿革》记载——

“现代考古发现,在沣河客省庄沿岸“不到14里长的区域内,有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38处,比现在的村庄还要稠密”。

《路史·各国记》——“骆,鲧父之国,京兆宜寿县有骆谷,故盩厔(周至)地”。意思就是说:“鲧”的父亲封国叫“骆国”,在今天周至县骆谷。

清乾隆五十年《周至县志》载——

“骆谷,盖古骆国也”。《广两曲志》——“五帝时,鲧父骆明封干骆,为骆国”。说的就是大禹的爷爷,也就是“鲧”的父亲叫骆明,封国在周至县的骆峪,称“骆国”。 

沣水西岸

西咸新区有条沣河,沣河以西隶属沣西新城,沣河以东隶属沣东新城。沣河两岸的土地属于渭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带,土地由古河道、河漫滩和一二三级阶地组成。

沣河以西高桥街道樊家寨至西江渡一带为古渭河漫滩地。马王街道海家坡、灵沼苗驾庄以西属于渭河一级阶地。沣河以东斗门、河池寨、西祝村,等驾坡、安丰村、南张村一线西北,属于渭河二级阶地。

关中之地,古属雍州,本就肥沃。《尚书》中有一篇《禹贡》记载——大禹划分九州,根据九州土壤的肥力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等九级。分别为“壤”、“黄壤”、“白壤”、“赤植坟”、“白坟”、“黑坟”、“坟垆”、“涂泥”、“青黎”等九种。其中,关中属雍州,土壤主要为黄色,性质柔和,土壤肥力上上,属黄壤,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一级。所以《礼记》记载——“孟春之月,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而沃野千里,为九州之上腴者,则惟关中甲于宇县,是以《禹贡》特著其文”。


渭河晨曦

关中巨浸,首号八川。《关中记》记载——“渭与泾、洛为关中三川,又泾、渭、灞、浐、鄷(沣)、镐(滈)、潦(涝)、潏为关中八川”。关中八水,渭水最巨。《淮南子》记载——“渭水多力宜黍”。可见雍州之地,以渭河平原最为肥沃。《东方朔传》:“汉兴,去三河之地,止霸(灞)、产(浐)以西,都泾、渭之南,所谓天下陆海之地。”可见八水流域,因地力肥沃,人称“陆海”。渭南八川,唯沣为大。“沣”就是沣河,沣河亦称沣水。沣,原作“酆”,又作“丰”。大禹治水因《诗经》一句“丰水东注、维禹之绩”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笺》云——“昔尧时洪水,而沣水亦泛滥为害,禹治之,使入渭,东注于河,禹之功也”。

《渭水》篇——

“惟是关中诸水自周而后,历代建都凿引,诸川多失禹绩之旧。”由此可见,自周朝以后,大禹治理八水时的河道才开始有了变化”。

写到此处,有朋友会问,大禹为何要治理八水?

《连山易》记载——

“鲧封于崇。鲧,禹父”。

意思就是说:大禹的父亲叫“鲧”,封地在崇国。

《正义》引皇甫谧说——

“虞、夏、商、周皆有崇国,崇国盖在丰、镐之间”。

意思就是说今西安沣河两岸的丰镐之间就是大禹父亲“鲧”的封国。

由此可见大禹曾经治理沣河,既然需要治理沣河,可见沣河流域古代人口还是相当密集的,这即符合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也证明沣河流域土地之肥沃。

《史记》记载——“鲧仕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舜摄位,杀鲧于羽山,而举其子禹以代。禹痛父罔功,克自勤励,八年间三过其门而不入”。今西安市鄠邑区(户县)涝店镇余姚村古名“禹王村”,传说就是大禹的故里。余姚村旁边的三过村相传就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地方。

清康熙《户县志》、《关中胜迹图》、清乾隆《户县新志》、民国《重修户县志》均记载三过村为“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之地。这就可以理解,大禹为何要治理关中八水了。因为这都是自己家门口的事。 

《老子》说——“沣水之深十仞,而不受尘垢,金铁在中,形見于外”。说的是沣河的水好。

《陕西通志》记载——“沣河流域,灌渠众多,水利便捷,沣河渠在县西南四十里,一名贺兰渠,东北流注交水。另有一条自鄠县(户县)流入,北合滮池,俗名张王渠(张旺渠)。昆明故渠:在县西南,渠上承昆明池东口,亦曰女观陂。又东合沈水,亦曰漕渠。高桥渠:一名韩家庄渠,在县西四十里。引丰河水,经流马池头、槽房里、东西马房,至咸阳梁家庄入渭。沣水又北流一里许为阎家古渠(严家渠),经流习家村、张家庄、马家村,又自北而东,仍入沣河”。

由此可见,今鄠邑长安结合部沣河两岸的丰京镐京故地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风水宝地。

“京”字最早的记载,见于西周青铜器的铭文。自清末以来,学者对京的考释,基本分两种——▸

吴大澂《说文古籀补释 》说“京”,特指沣河东岸的“镐京”。▸

郭沫若《金文丛考臣辰盉铭考释》和黄盛璋《周都丰镐与金文中的京》中,根据青铜器铭文对“京”的记载,综合“京”,距宗周很近﹔有辟雍大池,周王常来此举行渔猎等特点,认为铭文中最早的“京”所指的就是“丰京”。

沣河示范段景观带

沣河古称“丰水”,一直有个问题将我困惑,那就是“丰京”是因旁边有条“丰水”而得名“丰京”,还是“丰水”因旁边有一座“丰京”而得名“丰水”?

“沣”,原作“酆”,又作“丰”。

先有丰水这条“河”,后又丰京这座“城“,这是无需质疑。

个人判断,先有丰水之名,后又丰京之称谓,其沿袭之过程应该为:丰--丰水--丰国--丰邑--丰京。

古时,沣河两岸此地土地肥沃,五谷丰登,所以先民将此地称之为“丰”。旁边的灌溉河流也称之为“丰水”。后来此地有了一个封国,便以“丰”命名,得名“丰国”。

夏商方国联盟,传说商汤时有方国3000个,西周始有分封。而这个“丰国”便出现在殷商时期,当时以“丰”为国名的方国部族共有3个,一为姜姓丰国,靠近齐国,基本在今天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其二为戎族丰国,位于今陕西南部的商州山阳县。其三为姬姓丰国,位于今西安西郊沣河西岸。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载——“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普遍的理解就是,周文王受命讨伐沣河西岸崇国的首领崇侯虎,灭掉崇国以后,将都城迁到了崇国的都城丰邑。

实际上,丰邑并非崇国的都城,《诗经·大雅·皇矣》记载:崇国的都城叫“崇城”。实际上,在崇国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方国这就是“丰国”,也就是前文说的“姬姓丰国”,这国家与周文王的周国同根同源,崇国欺辱丰国,丰国向文王的周国求救,周文王讨伐崇国,将其消灭后,在原丰国之城建立了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