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川区紧紧围绕非公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以提升组织力为目标,不断强化政治功能、提升队伍素质、落实基本保障、聚力品牌建设、促进作用发挥,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以健全组织为基础,持续扩大“双覆盖”。调查摸底明基数。平川区坚持“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区域兜底”的原则,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地毯式”摸排,做到“五清三防”(即经营运行情况清、职工队伍清、党员队伍情况清、出资人(负责人)情况清、未建党组织原因清,防闭门造车、防错报漏报、防应付了事),全面精准摸清情况,建立健全基础台账;创新模式强扩面。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派员建、指导建和依托市场开办者建、农村党组织建、社区协会建等“4+3”组建方式,拓宽组建渠道,提升党组织组建率。目前全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已达到72.15%;社会党组织组建率已达到83%;部门联动提质量。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带群团、群团促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对两新组织党建的支撑作用,在拓展服务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服务员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核心带动力。

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不断壮大“生力军”。该区思想教育突出“新”。以支部为单位细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计划,通过建立微信群,开设“微课堂”、组织“微研讨”、举办“微党课”等创新模式,及时推送最新学习内容,激发党员参学热情,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目前全区“两新”党组织累计建立支部微信群320余个,开展网上学习研讨活动1200余次,切实拓展了学习教育覆盖;素质培训突出“准”。广泛征集培训需求,不断创新“两新”组织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将教育培训活动与促进企业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结合起来,融入到党员综合素质提升中,切实增强素质培训的针对性;制度建设突出“实”。在完善落实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党建指导员考核制度、党建联络员制度等党建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落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以“7+1+X”工作载体为抓手,在“两新”党组织全面推行“1+11+X”组织生活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体系。

以健全机制为抓手,切实筑牢“保障网”。落实基础保障。按照“财政拨一点、党费给一点和党组织(党员)捐一点”的原则,建立了以财政补贴为主、其他来源为辅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制度,逐步解决党组织“无钱办事”问题,累计落实专项经费25万元。在阵地建设方面,严格按照“八有”标准,先后建成中恒、熙瑞、新乐雅等非公企业标准化阵地23个,按照“一室七有”标准,集中打造了中恒学校、慈善会、东顺医院等社会组织标准化阵地11个;强化工作指导。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和领导干部“一片四点”联系制度,党委成员每人联系1个党建工作站和3个党支部,按照“一点带三”方式确定党建工作联系点96个,指导工作站及联系点党建工作,进一步壮大了两新组织党建力量,有效解决了“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党员”的问题;完善人员选派机制。针对两新组织工作力量不强、党建业务不熟的问题,区委坚持每年分批选派乡镇街道及区直部门优秀党员干部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担任专职书记、党建指导员,主抓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党建业务工作。落实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选派党建指导员73人,组织向非公党组织选派指导员12人,为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创新模式为引擎,全面提升“组织力”。创新服务载体。长征街道化工社区大力推行“三社联动”机制,以三张清单为抓手,通过搭建平台、资源连接、组织孵化、活动开展,推动社区社会治理由“独奏”变为“交响”。组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孵化民乐养老服务协会、阖爱服务中心、仁爱公益等11家社会组织,制定资源清单38项、需求清单56件、项目清单29个,落实清单项目21个;培树先进标杆。按照“一联合、二培养、三引领、六服务”的方法,上河商贸集团打造红色商圈服务型党支部,有效扩大党建影响力。红星伟业农业公司党支部按照“党建+企业+扶贫”的发展模式,探索推行党群创业互助会,大力推进企业带动农户脱贫行动,实现了企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双赢目标。蚂蚁微公益打造“一体两翼三核四单”公益服务体系,形成党建引领小公益,公益凝聚正能量的社会组织党建+品牌;搭建共建平台。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和兼职委员制度,成立4个街道“大工委”和30个社区“大党委”,通过落实“三张清单、三双模式、六联机制”,让“两新”组织全面融入、共驻共建。结合推进脱贫攻坚,积极搭建村企共建平台,深入开展“民企扶弱村”活动,在全区范围内遴选61家非公企业结对帮扶61个行政村,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各类服务,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韩敏杨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