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外锻炼实效持续改善,校园体育文化蓬勃发展,95%的学校能够保障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水平,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学校体育工作整体质量,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在上体育课的学生(图片来源:CFP)

《通知》明确突出宣传引导,凸显了家校协同联动教育机制的作用,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体质健康水平,建立了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强调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明确了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注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强调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要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完善普及与提高的竞赛体系,强调要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教学要求

《通知》明确要求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健全责任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层层压实责任督促学校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将学生体质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一民认为,《通知》的出台恰逢其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当前全国各地各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超重、肥胖和近视眼等问题,也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学校、家庭各自在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中的责任,共同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于青少年而言,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将会从源头上阻断各种不良生活行为对健康的危害,整体促使儿童青少年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