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还能不能上?活动场所还开不开?文体活动还搞不搞?遇到事儿,还能不能找老年站那帮“孩子”们?

……

2020年6月2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政策宣讲座谈会上,气氛热烈,老同志代表纷纷举手,说出疑虑。

“移交后,老同志将享受油地双重关爱。大家在油田干了一辈子,不管到什么时候,老同志与单位的情缘不会断、单位照顾老同志的企业责任不会丢、为老同志服务的质量不会降。”这是宣讲人员的现场解答,更是胜利油田党委对16万老同志的郑重承诺。

在油地双方的努力下,这些承诺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老有所学:“‘云课堂’学到新知识交到新朋友”

2020年3月的一天,胜利油田退休职工高淑华刚吃完早饭,便赶紧收拾碗筷拿出手机,坐在客厅里准备上课。

因为疫情,现场教学暂停,胜利油田老年大学主动应对,把教学搬到线上,开启了“云课堂”。线上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不仅能让高淑华足不出户享受教学服务,还能帮她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更多课程。“以前每周三下午,我都要做志愿服务,正好和老年大学的上课时间冲突,现在可以随时看教学回放,公益学习两不误。”

image.png

(图为高淑华在家通过网上直播课堂学习书法,孙晨拍摄)

“上了网课才知道,在身边还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老年大学“云课堂”面向全社会开放,让高淑华有机会认识了许多同样爱好书法的东营市退休老同志。大家线上线下切磋技艺、交流感情,还商量着一起参加山东省组织的援鄂作品征集活动。去年6月,他们创作的《赞白衣天使》《抗疫英雄时代楷模》等作品被送到了援鄂医护人员手中。

“云课堂”消除了老同志对智能手机的陌生感。2020年以来,胜利油田老年大学共招收网上学员11500余人,高淑华和她的同学们通过网上学习,逐步适应了数字生活,不仅学会了刷抖音、看微信、手机投屏、网上购物,还尝试着制作美篇和短视频,逐步成为了跨越数字鸿沟的时尚老人。

老有所乐:“哪里有老年站哪里就是我快乐的家”

2020年11月12日,来自湖北荆门的退休教师宋诗宏代表胜利油田胜北老年合唱团,参加了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举办的首届油地大合唱联谊赛,还把参赛照片晒到了朋友圈。

“我跟孩子来到油田,刚开始人生地不熟,除了在家练练字儿,就是出门溜溜弯儿。看到周围的老同志每天去老年站参加活动,很是羡慕。”

一次在公园散步时,喜欢唱歌的宋诗宏路过胜利胜北老年合唱团排练现场,听着大家深情的歌声,他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

“加入我们的合唱团吧。”看到宋诗宏久久不愿离去,合唱团团长向他伸出橄榄枝。

“找到‘组织’的感觉真好,油田老年站组织我们排练,街道请我们去演出,大家这么关心,我们更要好好练习,多出好节目。”宋诗宏全身心投入到合唱团练习中,加上自身在音乐上的造诣,很快成为高声部部长。

image.png

(图为宋诗宏与合唱团成员进行排练。左三为宋诗宏。王春玲拍摄)

“东营就是我的‘家’。”如今,宋诗宏在东营市买了一套带院儿的小房子,在他内心深处,已经把胜利油田当作了自己的家。

同样把老年站当成家的,还有油田退休职工李新合。每周他都和老战友程元德,到设在老年站的“钻魂”展厅聚一聚。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后,东营市垦利区兴隆街道计划建设一个文化展厅,考虑到这里居住的都是“老石油”,就有了在老年站建设钻井文化展厅的想法。当面向所有老石油征集老物件、老照片时,李新合与程元德很高兴,主动把会战时的荣誉奖章、证书和带有“孤东会战”标识的茶壶捐赠出来。

image.png

(图为李新合与程元德在“钻魂”展厅参观,左一为程元德,左二为李新合。焦玉峰拍摄)

“这些老同志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的心聚在这里,让他们有归属感和幸福感。”东营市垦利区宣传部部长韩吉光说。

“我参加了油田11场会战,和油井打了一辈子交道,能看见老物件、老战友,聊聊当年会战的事儿,说说现在的好日子,是我最开心的事。”李新合说。

老有所依:“我们会一直陪着您”

“闺女,我4年没回过这个家了,都不知道啥叫过年了...”交谈中,熊英娥双眼含泪,满头白发,显得格外憔悴。

熊英娥是胜利油田的一名退休职工,丈夫因尿毒症需要血液透析,由于附近能做透析的地方医院无法用油田医保报销费用,熊英娥只能陪老伴到七十公里外的医院治疗。为减少奔波,她在医院附近租了个房子,一租就是4年。

她口中的“闺女”,是胜利油田老年工作人员曹雪艳,“阿姨,我们老年站就是为您服务的,我们会一直陪着您。”4年来,曹雪艳打扫房间、送菜送饭、接送去医院,像亲闺女般照顾着熊英娥老两口。但是看着老人有家不能回,曹雪艳心中一直有个“结”。

为了解开这个“结”,2020年,借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老同志从“油田人”变“地方人”的契机,曹雪艳主动联系河口区中医院,双方分别向胜利油田和东营市相关部门反映,争取政策支持。2021年春节前夕,终于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医疗报销问题得到了解决。丈夫可以在家门口做透析了,熊英娥也终于能回家过年了。

image.png

(图为油地工作人员到熊英娥家中进行志愿帮扶,曹雪艳拍摄)

今年春节,曹雪艳将红红的对联贴在了熊英娥家的门上……

老有所为:“离开岗位我找到了发挥作用的更大平台”

“谦虚礼让少烦恼,调控饮食莫过饱;身体健康疾病少,心不顺时赏花草……”这是熊英娥创作的打油诗。

回到家的熊英娥主动找到老年站,希望能为老同志做点事,曹雪艳把她介绍到了胜利阳光老年志愿服务队。在服务队,熊英娥成立了“老来乐”文艺社,创立了“三句半”快乐小组。她自编自导的形势任务教育、防诈骗、禁毒等作品在小区里广为流传。她还积极参加医院血液透析的志愿活动,帮助患有尿毒症的病人,她也因此被医院评为唯一的“最佳陪护”。

高淑华主动当上了东营市胜利胜采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用在老年大学学到的本领教孩子们练书法。“小学放学后,孩子的父母大都还没下班,利用这段时间带着孩子们学学书法,既能传播传统文化,又能让孩子家长放心,安心在井场工作,多为国家产石油、作贡献。”高淑华说。

在胜利油田,还有很多像熊英娥、高淑华一样主动服务群众、回馈社会的老同志。


胜利油田退休职工刘小平、万玉凌、徐月华等6名老党员,最近有了新“职务”——东营市河口区民营企业党建引领指导员。与笔者见面的时候,他们正在给员工上党史课。每个月,他们都会通过座谈、走访、讲党课、讲传统等形式指导企业党建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务辅导,以党建为引领,助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24名胜利油田老同志在技术指导、安全监督、行政管理等岗位服务于河口区30余家小微企业。

“虽然从油田退休了,但发挥作用的平台更宽了。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50年,既是胜利人又是河口人,只要组织有需要,我就想尽一份力。”徐月华说。

油田老同志的幸福生活,既得益于国家尊老敬老的好政策,也得益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与山东省各级油区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的全面把握,对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主动谋划,对服务油田16万老同志美好生活的使命情怀。

image.png

(图为胜利油田与东营市签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协议。李国华拍摄)

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过程中,油地双方本着“提高站位、凝聚共识;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创新作为、稳步推进”的原则,用心用情做好相关工作。胜利油田先后与山东省内14个地市、83个区县、367个镇街、1000余个社区对接3000余次,实现了16万老同志向地方的顺利转接。同时,胜利油田和东营市创造性地建立了“业务整体打包、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化管理新时期工作模式,地方政府将向油田各老年服务部派驻书记及工作人员,逐步融入融合,确保老年服务管理接得住、接得稳、接得好,让老同志尽享油地双重关爱、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image.png

(图为胜利油田老同志练习完太极拳归来。李兵拍摄)

“下一步,油田将与地方政府通力协作、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为老服务工作水平,保障老同志们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持续书写油地携手为老服务的胜利答卷。”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离退休工作部主任、老年服务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石冠儒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