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2017年,采用空中俯拍视角呈现中国之美的《航拍中国》一经开播就凭借独特视角和绝美画面走红网络。

2020年5月21日起,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再次回归。新一季《航拍中国》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晚间黄金时段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各端口播出。该片开播17小时,在豆瓣即开出9.5分,B站更是达到了9.9分。“壮美山河,鬼斧神工”“巍巍中华,山河壮阔,每一寸土地都令人神往,太美了”“祖国壮丽山河,美爆了!”“祖国大好山河”“江山如画”……各大平台网友评论正面积极,洋溢着满满的民族自豪感和赞美之情。

6月12日下午,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现场,相关部门领导、业内专家和主创团队在创作方面进行了深度讨论,在总结第三季创作经验的同时,也为第四季未来的创作提供了诸多建议。

“一方面山川之美、河流之美、家园之美、人文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另外一方面山河巨变、旧貌换新颜在《航拍中国》这个大型纪录片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薛继军表示,《航拍中国》第三季播出之后无论是线上线下、大屏小屏,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观众都在热议,激发了很多观众的乡愁。“向世界讲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故事,表现一种什么样的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面孔、中国表情,这都是《航拍中国》应该肩负的使命,将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会把它翻译成各种文字、各种版本向全世界推介。”

飞越山河,再展“专属高空的奇迹”

从2017年播出以来,《航拍中国》系列纪录片共推出了23集,覆盖大半个中国。以独特的空中叙事与航拍美学为载体,《航拍中国》全方位展示了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建设发展成就,颂赞大好河山,全景式俯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

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共10集,每集50分钟,涵盖云南、安徽、贵州、山东、天津、山西、吉林、湖南、河北、宁夏10个省市自治区,地域跨度大,地貌变化丰富,东西、南北、上下,形成全方位的点位覆盖。

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哈思挺用“精美”“创新”“一流”三个词语评价《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贵州在这一季,主题词推出来的是‘云开雾散、看见贵州’,其实我们还要和《航拍中国》进一步合作,我们也一起期待大踏步前进的多彩贵州,能够阅尽千山,开启无限。”

航拍带来了视角颠覆,也带来了故事讲法的改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召集人梁红提到,随着第一季、第二季节目推出,《航拍中国》已成为观众期待的一个文化节目,也是面向国际传播,呈现立体全面中国的文化产品,更是生动的中国名片。如何在第三季中实现突破?“我们首先在文案的人文性上下工夫,在呈现奇观美景同时,更注重概括、提炼和呈现各地的人文深蕴,以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精神特质的传承,在展现美丽中国的同时,更呈现出了一个文明中国和生态中国。”据梁红介绍,目前《航拍中国》已开启第四季的准备工作。“在未来第四季继续加强策划调研,形成拍摄制作全流程的链条。”

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制作精益求精,美学表达创新,该片在延续航拍特色和风格的同时也为纪录片创作带来了新拓展。作为主创方代表,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创作总监、《航拍中国》第三季总导演余乐介绍,《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共动用了直升机18架,飞行近400架次,使用无人机118架,飞行总航程超过25万公里;参与第三季拍摄人员多达300人,力求把精美的画面和更关注人文的态度传递给观众。“这一季节目创作团队人数之多、设备之多、行程之广、素材量之大等都是创纪录的。作为一部大众化作品,《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唤起了观众去看电视的习惯。在降低知识门槛、侧重轻旅行体验的同时,节目有效延伸了观众的眼力和脚力。”

“河南美丽的自然景观都在呼唤等待着各位前来。”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红霞表示,第四季的《航拍中国》把河南还有广西、北京等十个省市自治区作为收官拍摄,是期待已久的喜事。“当然这种安排对我们来说也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准备,相信《航拍中国》第四季内容质量一定会更好更高,传播力和影响力一定会更好更广。”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广西广播电视台台长黄宇也对第四季的拍摄十分期待,“山水景观、滨海风光、边境风貌、民族风情和红色旅游构成了广西分布均衡、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广西电视台将全力以赴配合做好这项工作,向全世界展现广西的锦山秀水,展现广西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拉开“距离”,勾勒独特人文色彩

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空中叙事,新一季《航拍中国》也在“局部”进行创新,在营造“距离感”的同时深入各地的文化肌理,探寻别样的地方故事。

中视协纪学会原会长刘效礼将军肯定了该片的创作价值,在他看来,《航拍中国》在选题、片头、文案等设计上都展现了独特的美。“看《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在片中,不仅能看到祖国大地的锦绣,还看到了社会生活的烟火气。”

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提到,《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在创作上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站位上的高层次、制作上的高水平、内涵上的高追求。“节目拍出了文明中国、文化中国的自信,其制作上的熟悉感和地域的陌生感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大美中国的同时,《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有机融入了社会建设成就、中华文明底蕴和新时代新风采等重要内容。该片将大量镜头对准了中国大地上新风貌、新变化和经济建设,揭秘中国发展内核,彰显中国力量。

“什么才是好的航拍?除了精美的构图与画质之外,思想深度和人文情怀必不可少,这也是纪录精神的应有之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高级编辑唐俊认为,在自然之美中注重对地域文化的展现和发掘,是《航拍中国》第三季的一大亮点。《航拍中国》别具匠心地将文学与地标、精神内涵与物质载体相结合,发散出跨越时空的文化力量。“以鸟瞰影像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一个精彩的索引,壮阔的航拍被赋予了人文内涵,影像之中饱含着文化自信的表达,吸引观众潜入其中细心品味。”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表示,片中呈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纪录片增添了更多“温度”。“如何把‘浪漫主义’表达融入到内容中,在凸显出每个地方特色的同时,呈现出更多别样的气质,第三季已经作出了探索。也期待第四季有更多表达空间。”

跨屏传播,打造新“奇观”

自2017年播出以来,系列纪录片纪录片《航拍中国》已走到第三季,在电视平台和网络视听平台多频率播出,辐射观众规模超过三亿,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和观众口碑。

《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播出之后口碑迅速发酵,好评如潮。该片引发经历了疫情之后观众的情感共鸣,引发社会强烈反响,鼓舞士气,提振信心。截至5月31日,该纪录片在腾讯、哔哩哔哩等网站视频播放总量接近1900万,追剧人数近98万,弹幕将近26万条。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5分,B站评分9.9。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网并重”的发展策略下,《航拍中国》的传播渠道也在不断延展。除了传统电视端和官微等渠道,《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还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各端口播出。其中,央视频App以特别短视频专辑、实时正片直播、“跟着航拍中国云旅游”互动产品等多款内容产品为载体,对《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的内容进行多角度呈现和传播。

此外,节目还与快手等网络视听媒体等平台合作,实现跨屏互动。各级广播电视新闻联播栏目也纷纷进行系列专题报道,形成充实有力的融媒体传播矩阵,引起各年龄段观众的关注与热议。

梁红介绍,《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电视端累计观众触达人数是3.57亿,新一季还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其中15-24岁观众比例提升了36%。

“节奏与结构、转场与表述,最见影像叙事的表现力道,《航拍中国》第三季体现出了整体优异的能力。”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央视剧评》专家刘洁提到,如今国内各种形象类、景观类、宣传类、人文类等纪录片,或多或少都要铺陈着航拍的宽阔视野,一些成形或正在成形的航拍纪录片也大多以山河面貌、历史人文与惊天业绩而同质呈现。然而,真正动人心魄的,还是充满文化意味的人物、事件本身,而不仅仅是航拍技术的应用。“《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因文化的观照、生活的牵连,避免了孤立地展示俯瞰之势,成了一个展现山川地貌、绮丽风光的衬托背板,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有意味的文化飞越,在航拍纪录片的创作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值得业界借鉴。”

如今,《航拍中国》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一张靓丽名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召集人庄殿君总结说,该片选择在全国“两会”期间播出,其意义也不言而喻。融合自然与人文视角,镜头中大量气壮山河的景色,在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美的享受同时,也留下来更多的思考空间。“下一季节目重要的是在前三季的基础之上有新的提升,也希望节目在全媒体平台实现再一次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