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始终坚持以科研创新作为专科发展的强大引擎,以学科发展带动专科建设,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临床规模发展,为广大患者提供便捷服务。

 

近年来,推拿学科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他们提出了颈腰膝等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时相性辨证施治理论,通过大规模RCT研究验证其高效性、稳定性,改变了传统治疗方法单一、疗效欠佳的短板,更加科学准确的为软组织损伤疾病提供以推拿为核心,多维度、高集约的中医综合解决方案。同时,他们用现代语言科学揭示了脏腑推拿对功能性内科病、神经系统疑难病的作用机理,创新性提出脏腑推拿“通脉调气”理论,在整理挖掘天津地区各内科推拿流派特色基础上,总结形成了“脏腑推拿”理论方法体系,使得这项古老技术得以焕发青春、更加广泛的为患者服务。另外,他们还在小儿推拿脏腑辨证治疗基础上,依托大数据挖掘、数理统计等方法,科学凝练小儿推拿治疗疾病的“核心特定穴”,进一步改进临床施术方式方法,提高小儿推拿操作效率与疗效。实现科研成果向临床的持续转化。

与此同时,他们长期以来还深度挖掘传统推拿技术源流,成功打造“津沽推拿”品牌,形成“津沽伤科推拿”、“津沽脏腑推拿”和“津沽小儿推拿”三大分支,先后荣获首批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百项民间特色诊疗项目和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推拿流派,在传承、创新推拿理论方法基础上,推动了推拿特色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学科带头人王金贵表示,目前,推拿学科拥有医护人员100余名。其中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人4名,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1名,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1名,天津市名中医1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1人。推拿学科主持承担各级别课题共计82项,其中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8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8项,牵头制定国家级技术操作规范、指南7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项,主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5部,其中主编8部,副主编15部。特别是主编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推拿学》,引领世界推拿教育教学发展。主编出版著作16部,获得省部级学术著作二等奖、三等奖共3部。同时,受邀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拿实践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推拿分册)》的编写工作,进一步彰显了本学科在全国推拿领域发展的主导地位。


专家简介:

 

王金贵,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天津市名中医、天津市级教学名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副院长、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国家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主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48项,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主持制定国家诊疗方案、指南、临床路径、操作标准7项,取得国家专利6项。主编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推拿学》等国家规划教材6部,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6部。

作为全国中医领域知名专家,王金贵教授善于运用中医临床原创思维及经典理论作为指导原则。精于方药,通于推拿,提出“以内治用药之理指导外治施术之法”的内外兼治观点。经过30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对于疑难病证应遵循“针灸熨拓煎丸之法无所不备”的杂合以治理念,使得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综合征、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疑难杂症在他面前都得到了临床有效控制。同时,他还总结出伤科疾患“针推熨拓治其标,口服煎丸治其本”、内妇疾病“针推引其经,方药调其脏”,儿科病证“急则遣方用药,缓则小儿推拿”等系列诊疗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被患者赞誉为“全能型名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