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游乐场而生的摩天轮,如今更多地成为城市的地标。仰视所见之高,俯瞰所及之广,每个城市的摩天轮都带着当地独有的味道,和城市美景一起,成为旅行者津津乐道的向往之地。

      1欲与埃菲尔铁塔试比高

      摩天轮是一种大型转轮状的机械建筑设施,上面悬挂在轮边缘的是供乘客搭乘的座舱,乘客坐在摩天轮里慢慢地往上转,可以从高处俯瞰四周景色,既惊险又刺激,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说起摩天轮的发明,很少有人知道它原来和世博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19世纪末期,美国的经济趋于繁荣,大众娱乐文化已经开始兴起,马戏团、音乐剧团、魔术表演、餐馆等快速增加,娱乐消费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

      为了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1893年,美国决定在芝加哥举办一场世博会。那时,美国并未取得当今世界的国际地位,因此欧洲人都在怀疑,继1889年巴黎世博会大获成功后,美国人能否成功办出一流的国际盛会。

      在芝加哥世博会以前,娱乐项目一般只能设置在世博园区外。而世博会巨大的影响力使众多娱乐业经营主看到了商机,他们强烈要求在园区内有自己的经营场所。为了渲染气氛聚集人气,芝加哥世博会主办方决定在世博园区边上设置一条一公里长的娱乐带,称为“大道乐园”,里面安排各种体育活动、流行音乐、真人秀、马戏表演,甚至模拟军事战争游戏等,体现这座城市的特色。

      但这都是“小菜”,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是上一届巴黎世博会最闪耀的明星和最辉煌的遗产,怎样才能有一个足以与之相媲美的建筑,让美国的世博会主办者们绞尽脑汁。他们向民众广泛征集好的设计方案,并许下重金。

      在收集上来的几千份作品中,主办方看到了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方案,那就是宾夕法尼亚州工程师乔治·菲利斯的设计。那是一个“大胆而独特”的大转轮,其创意来自菲利斯童年记忆中故乡的小水车。设计稿中,这个大转轮中心轴高13.71米,有36个座位舱。当人们乘着转轮到达空中时,可将世博园的景观一览而尽。经过大家的投票,主办方决定建造这个大转轮来为世博会赚眼球。

      在实际建造当中,为了与埃菲尔铁塔一较高下,这个大转轮建有26层楼之高,直径约80米,座舱数36个,每个座舱里有38个长毛绒材料制成的舒适座位,再加上站位,一次可容纳2160人,旋转一周时间为20分钟。推动这个“巨无霸”旋转的力量来自两台各1000马力的蒸汽机,它们安放在地下室里,通过齿轮和链条与大转轮的轴相连。锅炉房则建造在180米开外的地方,以防止游客受到煤烟熏呛。

      果不其然,大转轮一亮相就成为这届世博会上最闪耀的明星,虽然它的位置并不起眼。在约650英亩的会展场地上,几乎任意一处的参观者都能瞥见这个高达80米、旋转着的“巨人”。乘客们一次又一次登上转轮观赏风景,在惊叹声中感受一种全新的体验。世博会期间,共有100多万名乘客被送上80米的高空,每人每次需要支付50美分,许多人都反复多次乘坐。而其总收入达到了72万美元——使其成为此次世博会上唯一可盈利的发明。

    “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将埃菲尔铁塔装在一个枢轴上,然后让它动起来而已。”菲利斯这样解释自己的设计。这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摩天轮,正由于其成就,日后人们皆以“菲利斯巨轮”(Ferris Wheel)来称呼这种设施,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摩天轮。

      菲利斯摩天轮开创了现代摩天轮先河。虽然这个巨轮没有像预想那样压住埃菲尔铁塔的风头,但却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震撼,毫无争议地成为本届世博会的象征。自此以后,这样的大转轮就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更难得的是,100多年来,摩天轮对人们的吸引力从未衰退过,直到今天,仍有无数大转轮依托现代化的设计在世界各地旋转升腾。

      2摩天轮热潮“燃”遍全球

      在摩天轮的发展历史上,伦敦的“伦敦眼”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虽然在设计的原理和外形上并未有多大的创新,不过这个摩天轮以大出名,甚至算得上是个疯狂的城市创举。它建于1999年,总高度为135米,共有32个座舱,里面还装有空调设备。每个座舱可载客25名,旋转一周需要30分钟。

    “伦敦眼”又称“千禧之轮”,原本是为了迎接千禧年而建造的,最初只获准运作5年。因其地处泰晤士河畔,“欢脱”地与庄严的大本钟建筑群相对而立,这就让很多人看不惯,认为它带着明显的娱乐场气息,不符合伦敦的“绅士”风度。没想到,摩天轮建成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伦敦市的地标,这座用7500万英镑打造的临时性建筑因此被保留下来。

      其实,对“伦敦眼”而言,高度并不是它最值得称赞的部分。这个重1600多吨的庞然大物,是在浮于河面的一个平台上建造的,两个从陆地延伸过来的支架承担了它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条巨型钢索防止其倒塌。直到接近完工阶段,负责建造的工程师才透露,他们在设计时比预先估计多尝试了几百万次的运算,超过世界上任何较大和复杂的建筑,以确保其安全性。

    “伦敦眼”的诞生源自《泰晤士报》一项征集千禧年最具野心计划的竞赛,是一对夫妻建筑师团队提出的方案。这一设想得到了主要赞助商英国航空公司董事长的追捧,并在16个月后成功推出了现在的这个庞然大物。

      有人统计过,“伦敦眼”的吸金能力居全英国付费景点之首。在它不停旋转的过程中,平均每天都有超过1.5万名游客,愿意每人支付26英镑在135米高空一睹伦敦风采,为该市旅游业赚进了天文数字,这也是它“由临转正”的一大重要原因。

    “伦敦眼”刷新当时的世界巨型摩天轮纪录,此后也“点燃”了这股热潮。就在2000年过后的一两年时间内,法国巴黎协和广场、日本东京江户川区葛西临海公园等均建起了摩天轮。

      后来,摩天轮的数量和高度几乎每年都被刷新。从世界级大都市到普通二线小城,不论城市体量,“第一高”之争从未降温。当然,有的是凭“净高”,也有的是借助山顶、塔顶等“外援”而成为“最高”。如广州新电视塔塔顶摩天轮,高达455米;俄罗斯莫斯科麻雀山摩天轮高170米。

      这还不算完。中东富庶城市迪拜继建造了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之后,2013年宣布将建全球最大、最高的摩天轮“迪拜眼”,约210米。当时预计在2015年竣工,后来工期一再延迟,有消息称计划于2018年竣工,不过目前仍在建设中。

      3胎死腹中的“巨无霸”不在少数

      同为俯瞰方式,比起热气球、直升机等,摩天轮相对而言更为安全、舒适,游览价格也便宜,只是旋转方式稍显枯燥。

      但精明的商人早已考虑到这个短板,他们将摩天轮的旋转时间设定在30分钟以内,因为这段时间足够让游人饱览城市的美景,同时又不会感觉无聊,时间过长反而会适得其反。

      另外,虽然全世界的摩天轮可能在外形和功能上大同小异,但从选址来看,无一不是各城市最具特色之地。所以,即便同是登高俯瞰,但入眼内容大不相同:“尼亚加拉摩天轮”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亚加拉瀑布城的克利夫顿山(Clifton Hill),比尼亚加拉瀑布高出53米,高空俯瞰瀑布和全城绝对令人叹为观止;荷兰“海牙摩天轮”是全欧洲唯一一个矗立于远海之上的摩天轮,游客须走过狭长的栈桥到远海,才有机会看到摩天轮入口。随着摩天轮缓缓上升,一侧是精致市景,另一侧是白浪翻滚的海岸线;新加坡“飞行者摩天轮”安置在一栋购物中心楼上,是新加坡唯一可以360度观赏风景的场所,最远视野可达45公里外的景色,包括马来西亚和印尼部分地区……就是在国内,天津、南昌、苏州、无锡等城市也在河边或湖畔建有摩天轮。其中,被称为“天津之眼”的永乐桥摩天轮,建在天津海河之上,高达110米,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建在桥上的摩天轮。

      可以说,现代时尚的摩天轮的确能够弥补一座城市缺乏历史遗迹的短板,建造者都希望自己手中产生的是一座城市乃至全世界的地标。但天灾人祸,“巨无霸”水土不服或胎死腹中的也不在少数。

      2013年,曾被纽约市政府高调宣称将建成“全世界最高”摩天轮的“纽约轮”,工期却一拖再拖。前不久,《侨报》报道称,“纽约轮”计划最终传出坏消息,发展商代表极度失望地表示,尽管策划多年,但由于项目发展商和前承包公司闹起纠纷并诉至法庭,导致资金链断裂,这个需要10亿美元资金的项目仅筹到4.5亿时就无法继续推行,最终计划成为未知数。

      也有的虽建起,但运营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如美国拉斯维加斯、德克萨斯的摩天轮客流惨淡;德国柏林的摩天轮更显尴尬,由于位于动物园附近的一座设备场,用柏林市市长的话说,这座185米高的转轮原本是为了“丰富动物园景观,还给整个柏林添光彩”,但却遭到当地动物权利保护者的抗议,他们担心一旦摩天轮投入运营,刺眼的灯光和旋转的噪音会对动物产生消极影响。还有些出现了技术故障,今年4月墨尔本地标式观景摩天轮“墨尔本之星”出现故障,95人被困在高达120米的高空车厢中,进退两难;2016年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部一座摩天轮倒塌,造成至少6人受伤。

      最命运多舛的要算法国巴黎摩天轮(或称“协和摩天轮”)了。它位于巴黎市中心地标协和广场上,高达70米,与凯旋门和卢浮宫呈一条直线,很多游客将其视作与埃菲尔铁塔媲美的巴黎地标。从1993年起,巴黎协和广场先后出现过5个摩天轮,且都在同一个位置。其中,第三个是千禧年庆典的一部分,2002年1月被拆,先后卖给英国曼彻斯特、荷兰阿姆斯特丹,如今在法国的安提贝兰德“安身”;第四个是2009年落成,2015年被拆;最后出现的这个,其实是2016年6月才落成的,当时是为了庆祝在法国举办的欧洲杯足球赛。然而从2016年起,围绕摩天轮不断爆发“口水战”,有民间组织认为它对游览巴黎景观造成了妨碍,甚至向当地法庭提出上诉,要求将其移除。虽然摩天轮公司取胜,但后来又遭到巴黎市议会的一致投票要求拆除。原因是“破坏了协和广场以及杜乐丽花园到香街美丽的历史景观,摆脱摩天轮有助保护这片区域‘历史感的视觉样貌’”。今年5月19日,该摩天轮已被拆除。

      4“建轮”脚步为何停不下来

      自从摩天轮在芝加哥诞生以来,就一直与过山车、旋转木马合称为“乐园三宝”。但事实上,如今世界上大多数摩天轮并非修建于游乐场里,而是在闹市中或是景观带,成为独具吸引力的地标建筑。为什么会这样?

      这里不得不提到现代摩天轮设计师罗纳德·比辛克(Ronald Bussink)。19世纪末发明的摩天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单纯的作为游乐场设施而存在的。比辛克1985年第一次涉足摩天轮领域,2000年受邀为巴黎千禧庆典建造摩天轮。很快,他就意识到“浑身发光”的大转轮可以成为城市的地标之一,而不仅仅是游乐场的附属。之后,比辛克频频寻找那些具有商业潜力的地方和开发商,短短30多年间,已经在世界各地建造了超过100座摩天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世界很多城市都建起了摩天轮,而且还有更多的正在筹建或拟建中。现在全球到底有多少座摩天轮,大概没人能说得准。其中,日本算得上是最为热衷的建造国,全国大大小小正在运营的摩天轮有130多座,如果将眼光放在全世界来看,日本的摩天轮虽然在高度上并没有优势,但是这并不妨碍每个大都市都将其作为本市的一个著名景观,如东京的“钻石与花”、大阪的“Hep Five”、横滨的“宇宙时钟”、福冈的“天空之梦”与“天空之轮”等。据不完全统计,仅日本就有20多座摩天轮在100米到120米之间。为什么各地都热衷于“建轮”呢?

      显然,摩天轮的可复制性比摩天大厦容易多了。有人算过一笔账,选择摩天轮做地标是一个价廉物美的选择——造价大多为几千万美元,正常用时一般在一到两年。但如果要建造一栋摩天大厦,动辄就要几亿美元,如迪拜哈利法塔造价15亿美元,而且三五年甚至更长的开发时间都是小意思。

      另外,摩天轮能依靠游客带来可观的门票收入,后期运营不复杂,而且源源不断的游客意味着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这是摩天轮经济最大的吸引力之一。2014年,华盛顿景区国家港口附近的“首都之轮”诞生。这座摩天轮总投资1500万美元,55米高,视野可达港口全景、亚历山大旧城、华盛顿纪念碑等。人们对“首都之轮”的热情超出了预期,据说在开门迎客的首周就有2.5万的游客量。

      此外,不知什么时候,摩天轮开始同浪漫等词语挂钩,是很多情侣求婚的胜地。年轻人选择在它缓慢旋转到最高点时向心爱的人表白,像“伦敦眼”就专门设置一些私人观景包厢,备有香槟和巧克力等,从来都是供不应求。南半球最大的观景摩天轮“墨尔本之星”上,还推出过新奇的“天际婚礼”,新人们可以在豪华摩天轮包厢里举办难忘的婚礼。

      大千世界

      各具特色的摩天轮

      维也纳摩天轮:坐落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普拉特游乐场,总高64.75米,于1897年落成,至今仍在正常运转,是维也纳著名的地标之一。它曾数次出现在大荧幕中,《爱在黎明破晓时》中的摩天轮场景,便是取景于此。它本来有30个车厢,在二战期间遭到破坏,重建后只留下15个车厢。它多年来一直保持“世界最高”摩天轮的地位,直到1985年被日本筑波市超过(85米高)。

      赤马大阪轮:2016年7月1日开幕的赤马大阪轮已经超过东京“钻石与花”成为日本最高的摩天轮。它高125米,被誉为日本最豪华的摩天轮,不仅有冷暖气,还设有平板电脑和地面LED灯,并且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带有避震功能的摩天轮,坐一圈需要18分钟,可饱览大阪市内风光。

      广州塔摩天轮:与一般竖立的摩天轮不同,广州塔摩天轮的观光球舱不是悬挂在轨道上,而是沿着倾斜的轨道运转。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其位于广州塔塔顶450米高空处,可以说是“踩在巨人肩膀上”的摩天轮。由16个透明观光球舱组成,横向旋转,游客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广州夜景。

      白浪河摩天轮:又被称为“未来之眼”,位于山东潍坊滨海区。轮盘直径125米,总高度145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轴式摩天轮。常规的摩天轮多是中间有轴,或刚性或柔性支撑绕轴转动。而“未来之眼”轮盘自身不转动,通过轿厢自带行走机构沿轮盘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