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1月10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天津市围绕更高水平平安天津建设的总体目标,全面开展平安创建,取得积极成效。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连续荣获全国平安建设考评优秀省市,在2019年、2020年全国考评中都位居全国前列。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平安天津”成为闪亮的城市名片。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张檬摄)

探索天津特色平安建设新体系

据天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亮介绍,天津市委、市政府把平安建设摆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谋划推进。成立平安天津建设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项组,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创新提出“战区制、主官上”治理思路,把天津作为全国的一个“战区”,16个区、252个街乡镇、5395个社区村层层划分为“分战区”“分战场”,全面压实各级党组织平安建设领导责任。

近年来,天津市先后推动解决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一“老”一“小”保障、“大胡同”商贸区整治、“飞地”治理、远年房产证办理、公租房管理、非法传销防治等一大批治理难题,“四失五类”人员逐人落实包保责任,全市110报警数、刑事立案数逐年下降,现行命案、枪案、绑架案连续6年全破,连续4年实现命案“发案不过百、破案百分百”的“双百”目标。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天津市以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治安模范现代化大都市”为目标,以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为抓手,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将创建工作纳入平安天津建设考评,纳入全市政法工作重点;坚持大数据战略,搭建4300台服务器的基础运行环境,汇聚140余类社会资源数据。创建社区警务和网格化管理“四合四联”机制,实现警务通、警辅通和津治通“三端打通”。配发移动警务终端2.6万部,研发应用184个模型赋能实战;扎紧圈层网格,组建3000人应急机动力量,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小学专职保安员配备率、学校封闭化管理率、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学校“护学岗”配备率“4个100%”。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保安人员配备比例全部达标、一键报警装置全部安装连接、入院人员全部安检。

建立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

2020年5月20日,天津市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正式挂牌。矛调中心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切实解决群众诉求,在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中天津市化解率位于全国第一、倒流率最低。

目前,天津市已建立起党委领导、政法委主抓、信访办和司法局主责的矛调工作体系。出台《运用“四方”调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见》等文件,建立三级中心“吹哨报到”工作台账,对复杂疑难纠纷和跨部门、跨区域事项实行逐级推送。1227件社会矛盾纠纷重点事项和10件挂牌督办重复信访积案,件件成立专班,“一把手”带头包案。截至目前,化解率94.8%,解决了一大批影响社会稳定的“钉子案”“骨头案”。

推进土地领域管理长效常治

在扫黑除恶斗争中,天津涉农地区打掉的黑恶势力80%以上存在非法占地、非法建设、非法牟利问题。坚持打防管控建相结合,综合整治土地领域突出问题。

依法打掉土地领域涉黑恶组织(团伙)30余个。法院执行部门5000余宗土地领域非诉执行案件全部执行完毕。城市管理部门拆除违法建筑。农业农村部门起底清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期限过长、租金过低、显失公平的“问题合同”18万份。2021年以来,全市无新增非法占地、违法建设,超额30万亩完成国家耕地保有量硬任务。

全面推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关系群众身心健康,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全市始终把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抓好。天津市已建立了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心理服务体系,形成卫健、政法牵头、职能部门协同、基层组织参与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共开展了“心灵驿站在你身边”、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人才播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关爱等六项行动。今年以来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命案发案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行动

为彻底清除各类风险隐患,天津市委平安办组织成员单位成立8个工作组,深入开展督查推动。各区各部门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对食品药品安全、危险化学品、预防交通事故、火灾隐患、燃气、建设施工、特种装备等重点领域进行拉网式、地毯式、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通过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重点人员管控、矛盾纠纷排查、涉枪涉爆涉危等各领域风险隐患,切实将各种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天津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党建引领让“飞地”治理落地

“飞地”是在天津市域内,行政区划和管辖权不统一的特殊地带,是城市化进程中积累形成的顽症痼疾。天津市委对“历史问题”不闪、不躲、不推,下定决心消灭“飞地”。

天津市委主要领导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先后25次作出批示,多次到“飞地”点位调研检查。相关区委区政府落实主体责任,逐区、逐片、逐栋、逐户进行大排查,确定了10个区546处“飞地”,归为“城中村”、接壤的“插花地”、不接壤的“插花地”、责任不清的地带四种类型,制定实施方案,“一地一册、一地一策、一地一专班”,科学施治,精准施策,依法推进“插花地”行政区域界线变更。按照尊重历史、方便管理、保障群众利益的思路,推进不接壤“插花地”管辖权落在行政区划所在区,居民房产登记和户籍、学籍保持不变,大力推进国企宿舍权属单位落实责任,平稳推进各项交接。天津市投入整治资金1.6亿元、拆迁安置资金3.4亿元,排除问题隐患1.1万个,民生保障20.9万人,拆除违建11.9万平方米,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经过攻坚,546处“飞地”点位,全部实现了压实属地责任、排除安全隐患、民生保障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