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以来,天津滨海新区在实现文明实践1中心、25所、469站全域覆盖基础上,梳理盘活全区红色资源、科技场景等57个场所,营造出服务群众聚人心的局面。

第一,提高站位,夯实思想传播主阵地。比如,扩容“宣讲基地”。发挥区委党校、市民学校等理论基地作用,建立“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新媒体”三位一体宣讲模式,组织800余名宣讲志愿者队伍。同时,创新“网格基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红网格”平台,将全域全员纳入民生红网格,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第二,平台共享,鸣奏同频共振交响乐。滨海新区统筹基层文化站点资源,服务“遍地开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统筹整合、指挥调度作用,全区2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69个实践站与党群服务中心、“五爱”教育阵地等实行共建共享,全区街镇综合文化站、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共建率达到100%。同时,整合全区各类文博场馆,赓续“红色血脉”。

第三,以文化人,构筑新区文化高地。比如,通过举办“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中华思想史高峰论坛”等,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凝聚滨海新区新时代奋斗精神,为推进滨海新区深化改革“二次创业”提供有力精神支撑。

第四,规范引导,志愿服务质效双提升。面对群众多元需求,把文明实践基地作为课堂和考场,培育壮大有专业、有规范、有情怀、有作为的志愿服务团队。滨海新区依托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专业协会等,组建涵盖文化科技、医疗卫生、法律援助、应急救援等领域的19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人才、管理、内容的专、精、特,常态化开展与群众生活高度关联的“文化进万家”、医疗健康讲座、全域科普等志愿服务活动。

第五,机制保障,助推基地建设步稳蹄疾。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文明实践基地管理、运行、保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实施。建立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数据库,分类展示、分类管理,根据各类文明实践基地专业特点,采用不同实践活动形式,让群众通过参与和体验不同文化场馆的活动取得精神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