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由渭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以汇报会上了解,渭南于2017年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18年全面铺开,今年基本收官。

目前,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蹄疾步稳,推进有序,始终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刚称:目前渭南按期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一是完成清产核资。按照省上要求,2018年底全市12个县市区1962个村全面完成清产核资任务,比国家安排的时间提前了一年。二是完成身份界定。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对集体积累的贡献等因素,涉改村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共界定成员413万2662人,建立了成员名册和登记备案制度,并通过章程予以明确,避免了“两头空”“两头占”和多数人侵犯少数人权益现象的发生。三是完成股权量化。股权设置由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协商决定,全市共量化股东数413.31万个,量化集体资产总额33.9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6.2亿元,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四是完成组织建设。依据《陕西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管理办法》规定,按照村级申请,镇级审核,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核准、登记、颁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确认其法人地位的程序,全市1962个村全部领取了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开设了银行账户,刻制了印章,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国家试点县工作特色鲜明

华州区和合阳县、白水县是全国第二、第三批国家试点县。华州区2017年度国家产改试点工作已经顺利通过国家产改第四督查组督查,并先后接待省内外学习考察团108批9000余人次。合阳县在沟北村探索出了适合我市农村普遍适用的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沟北村在探索实践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改革案例。白水县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体,对全县农村集体经济资源资产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统筹运营,受到省市高度关注。

产权交易体系基本建立

全市县、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已基本形成,为广大群众、农民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建立了公开透明、自主交易、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交易服务平台。10个县市区全部建成县级产权交易中心,79个镇建有产权交易服务站,1057个村配备了信息员。合阳、白水、华州、大荔、华阴5个县级产权交易中心有实质性业务开展,共完成交易1541宗,涉及土地5.61万亩,成交金额6433.98万元,发放抵押贷款2.59亿元,有效推动了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增收,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初显

全市上下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村集体利用自然环境、文化和生态资源,区位优势等,总结成功经验,创新出内生动力型、对口援建型、借智入股型、企业带动型、村企合作型、特色产业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提供组织保障。实行市级监督指导、县级组织实施、镇办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市产改办具体指导协调,推动工作落地见效。12个县市区均成立了以书记任组长,县市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全市128个镇办、1962个村社均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切实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细抓实。

(二)下发文件,及时指导推动。严格按照中省的相关文件要求作为推进工作的依据和标准。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渭南市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市政府办印发了《渭南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实施方案》,农业、财政、林业、水利等9部门联合转发了《陕西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市产改办转发了《省产改办<关于精确理解和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同时以渭南农业简报的形式向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下发省市领导讲话,及时对标省上要求,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指导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工作。

(三)紧扣政策,强化业务培训。按照省上要求,我市组建了市县两级产权制度改革宣讲指导团,全方位开展清产核资政策大宣讲、大培训。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市县两级共组织开展业务培训732期,培训人员7.2万人次。其中市本级组织8次培训,培训人员1100多人次,培训范围涉及市、县、镇、村四级业务骨干,实现了镇级业务干部全覆盖。通过不同层级、大范围、高密度培训,广大业务人员及基层干部的政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为全市依法规范高效开展清产核资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四)把握节奏,强力推进工作。市产改办组织召开全市农村集体产权现场推进会4次,对各个阶段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重点安排,对工作滞后的县进行了通报,形成了全市“半月通报、每月例会”和在排名靠后县召开推进会的工作机制。同时每月上旬,召开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例会,通报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措施,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就各县市区工作进行点评,市产改办根据每期领导点评针对性开展督查督导。

(五)抓住重点,加大督导检查。加大督查力度,及时督促进度,发现问题,分类指导。产改工作开展以来,市产改办每季度组成3个专项督导组,采取走村入户、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各县市区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共下发工作通报19期、印发工作简报25期,有效推动了全市产改工作有序开展。督查通报坚持实事求是点评工作,量化赋分排出先后。通过强有力的督查,准确掌握全市面上工作进展情况,认真查找工作滞后原因,及时梳理总结经验教训,为阶段性任务提供借鉴,既发挥了督促工作进度的作用,又进行针对性工作指导,取得了良好工作实效。

(六)打造亮点,积极宣传推广。以点带面,开展宣传,营造改革氛围。各县市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统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脱贫攻坚等工作,在激发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形成了一些亮点。市产改办及时总结,并积极向省产改办推荐,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先后在省市级工作简报、新闻媒体上宣传了华州产改经验,富平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产业的模式,合阳沟北村、城后村,澄城郭家庄、翟卓村,蒲城闫家村、大荔长安屯的产改成效等。其中,合阳沟北村发展集体经济经验入选国家级典型经验。

下一步,一是认真组织好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与组织、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做到信息共享,合力推进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县各项工作,确保项目优质高效实施。同时,用三年时间开展“空壳村”清零行动,切实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是总结典型亮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进入收官阶段,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联合各类媒体,加大对改革成效亮点的总结提炼宣传,力争县县都有好经验、镇镇都有示范点,对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表彰奖励,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的良好局面,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出一批有特色、叫得响的渭南先进典型。

三是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巩固好清产核资成果的同时,今后要尽快规范完善账目,及时向集体经济组织移交资产,从规章制度建设、监管平台建设、审计监督等方面管好用好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重点培训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有效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全面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大中专学生,充实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中,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