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江驿养护站始建于1995年10月,地处古丝绸之路重镇、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圣地的会宁县青江驿乡国道312线K1935公里处,承担着国道312线K1984-K2006共22公里的公路养护、巡查、保洁任务。

青江驿养护站当时管养的是新建的国道312线会宁至静宁界石铺段,由于是新建公路,养护难度大,又是湿陷性黄土,沟壑较多较深,依山滑坡区较多,建设夯实难度较大,给养护增加了很多难度。“当时的青江驿养管站人员组成具有‘三多一高’的优势(即大学生多、青年职工多、复转军人多、文化程度高);职工管理实行半军事化,具体表现在坚持每天晚上7:30集体收看新闻联播,室内被子按军人要求叠放,集体就餐,民主管理,实行四菜一汤,蔬菜夏季大多是自种自产,每逢职工生日,另多加一个菜以示祝贺;坚持办《养路人文学社》4年28期,文稿漫画都是职工自己创设,编委修改审阅,既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文学创作水平,又打发了无所事事的业余时间,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新老职工实行‘传帮带’,实行‘露一手’,‘帮一把’”……这是当年的老班长孙作义描述班站当时的状况。在1997年,也就是建站后的第二年,青江驿养管站就获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2000年末,该站承担养护的国道312路段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样板路”; 2001年10月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小家”,同年,又被交通部公布为全国交通系统“文明示范窗口单位”之一......大批青年干部职工都是会宁会师圣地的好儿女,他们身上涌现出了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白天在一线认真努力养护公路,一把铁锹,一把扫帚,一步一个脚印,春秋季节一公里一公里的对边沟进行清理,夏季进行淤泥和防汛保畅,冬季拿着铁锹在养护道路进行防滑保畅,他们克服了物资短缺和黄土地貌地质松软湿陷的困难,为养好每公里路,他们尽心尽力,出谋划策,为G312国道的建设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曾经出现好多好人好事,被十里八乡的人称为“路上老愚公”的我段退休职工马炳忠,曾经是青江驿养护站的老班长,他带领全站职工,兢兢业业,一铁锹一扫把,把G312国道养护的整整齐齐常年的辛苦劳作给马炳忠老人留下了满身的伤痛,尤其是双腿关节炎让他的行动极为不便,这样的病腿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是真正的老班长,其精神继续还在发挥着余热。其余的好人好事,还有班站职工帮助过路司机,贫困大中专生,地方群众内部职工,在当时的环境下,积极入党成为党员的有好几人,成为市厅总段级先进人物也好几人。从朝气蓬勃的青葱岁月,成就了如今的韶华灼灼,一直以来把G312国道养护的井井有条,他们当年的一些人,成了后来各个领导岗位和管理岗位的杰出代表,也有一些人在工人岗位一干就是几十年,但也是在岗位上发挥了光和亮,成就了青江驿养护站的光辉业绩。在青江驿“荣誉室”的几面墙上,挂满的奖牌就足以说明这个道班从青葱走向韶华所获得的种种荣誉和褒奖,正是当年这些青年人的付出和积淀才让青江驿养护站一直以来成为文化底蕴和环境氛围都很浓厚的班站之一。

青江驿养护站如今的环境是越来越好,树木从当年的一棵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在班站入口处和院落周围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班站菜园夏季往往是蔬菜成熟的好季节,厕所修建成了外观漂亮的卫生间,职工活动场所设备齐全,职工书屋也是装满藏书,供职工们阅读。最为有功的就是院子里的一口水窖,多年来一直在供给着干部职工的吃水饮用和洗漱用度,希望随着时代的进步,在青江驿也能实现自来水的对接,水窖也就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是对老职工来说可能还有些不舍呢!

如今,在现代化的养护机械和设备的投入下,公路养护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养护效率和成果更加显著,比以前仅仅依靠人工养护节省了不少人力和财力,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也是一年更比一年好,这正是因为前有老班长在道班的挥汗如雨的苦干,后有新班长杨少全这样在下班后还在路上时时巡查,加班加点养护道路的人,有了这样一些甘做“铺路石”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所以今天的G312国道才更加畅通,更能发挥运输大动脉的作用。

虽然时间在流逝,人员一直在更迭,从青葱到中年甚至壮年,对一个人来说三十年是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段,也是由青葱走向中老年的过程,对一个养护站或者一个道班来说它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历久弥香,所以将一个将近三十年的“老”道班故事——青江驿养护站的“老班长”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是属于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会宁公路段 党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