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第一个周,我与孩子一起看了学校推荐的奥斯卡金像奖影片《鹬》,从鹬宝宝面对挫折、交友沟通、社会学习等心理成长过程中鹬妈妈的做法,我深刻体会到正面管教的作风……”这是烟台栖霞市桃村中学寒假亲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一位家长的感受。

从课上到课下,从学校到家庭,近年来,烟台栖霞市教育和体育局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体系的任务,纳入整个育人工作体系统筹谋划,围绕1个课堂主渠道,探索“心理+学科”“心理+活动”“心理+家庭”的“心理+”3种融合模式,全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基。

围绕课堂“主渠道”,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开齐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全市课程规划,中小学所有班级每两周1课时。同时,明确要求,各学校有心理专业教师的设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专业教师的则每班班主任为兼职教师。”栖霞市教体局分管副局长王贤林同志介绍,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硬性制度要求同时,配以督导检查,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常态化。同时,集全市心理专业毕业教师20人组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教研组,进行各年级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讨论制定和设计每年级的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年级的特点及发展性,突出“活动”和“体验”两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要素,每学期为每个年级研究出10节教学设计,统一印刷至各学校,供各班级的心理健康教师上课选用和修改完善。全市大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有效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教学的落实。此外,每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或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研究氛围与水平。

开发“三好”课程。“三好”课程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习惯、学习、生命三个维度开发课程,以系列微课的形式对课堂教学以补充。其中,好习惯课程又分为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劳动习惯,共40课;好(hào)学习课程是由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组成;生命好课程分为生命教育课程、安全教育、青春期性教育课程。“为增强学生的参与体验,‘三好’课程的系列微课都是以学生当‘小老师’制作微视频,‘小老师’根据自己的经历体验,围绕一个个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与讲解、分享,以榜样的示范给同伴以启迪与引领。每节课3分钟左右,特别受欢迎。”谈及“三好”课程,参与规划的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研员郝庆娜老师充满自豪。“三好”课程一方面在栖霞市教育和体育局微信公众号推送发布,另一方面分享至各学校,充分利用课前、课间、课后等时间在班级内播放展示,微课的短小及亲切的特点,具有代入感,受到中小学生的喜爱,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建设辅导课程。“心理辅导课程主要是课外活动时间针对部分或个体学生开设的,一般间周一次。按照‘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生涯辅导’的三大主题来建设辅导课程。”寺口小学的心理学硕士、兼职教研员李韦鹃参与规划了该课程。其中,团体辅导课,让团体成员在团体心理动力环境下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分享、体验、感受,达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认知、提升人际关系能力,激发出个人潜能。个别辅导课,由辅导教师针对个例进行一对一地定期与跟踪辅导。

依托“三融合”,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体现出重要性,为此,我们学校不仅真正地开设心育课,每周开展至少一次的主题活动,定期排查,将心理咨询室开放用好,还在家校协同方面引领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栖霞市实验中学校长衣晓东同志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颇有感鉵。全市也积极探索了“心理+学科”“心理+活动”“心理+家庭”的“心理+”融合模式,实现跨学科合作路径。

“心理+学科”,全科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积极探索“心理+学科”的全科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负责人,又是生物老师,在生物教学中,一方面将教学目标与内容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挖掘教学资源中蕴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根据学科的具体内容寻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教学中适时采取放音乐、绘画等方式,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当然,课堂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确立是各学科都强调的心理教育环境。”栖霞市翠屏中学卢燕老师这样介绍生活课堂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心理+活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各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让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丰富化。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班会活动,在学期初就指导学校制定出计划、方案,使这一活动常态化、序列化。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团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结合每年“5.25”心理健康日,我们确定好主题内容指导学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而“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我们则会给家长、教师和学生分别提供指导,开展公益心理咨询活动,让人人关注精神卫生,呵护心灵成长。

“心理+家庭”,协同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全市规划建设有“三微”课程,开发“心理+家庭”模式,通过官微、钉钉等平台,每周一次将微课堂、微视频、微电影“三微”课程作“局、校、班、家”四级推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协同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学校则充分利用家委会、家访、学校开放日、家长论坛等方式,定期与家长进行线上、线下的沟通与交流,并及进地组织家长每周学习“三微”课程。据统计反馈,87.9%的家长认为学习课程对自己有较大帮助,76.3%的家长会主动从课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三微”课程已开发上线100余节,其中 37节入选“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28节被全国平台结集选发,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孙若语 王贤林 翟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