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载,风霜雨雪,披肝沥胆沙漠播绿;三十二载,春夏秋冬,矢志不渝为民造福。

卢首百,一位土生土长的景泰汉子,一位貌不惊人的普通男儿,凭借造福桑梓的拳拳爱心、一心为民的家国情怀,他不畏艰难,战风斗沙,用铮铮铁骨在寸草不生、狂风肆虐的沙漠中建起了一道绿色天然屏障。

地处黄土高原与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的景泰县,是河西走廊东端门户。荒漠化和土地沙化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多年前,每逢风季,狂风夹杂着漫天黄沙吞噬了田野,淹埋了房舍,沙进人退的惨状使原本贫瘠的土地显得格外萧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天上少飞鸟,黄沙四季扰”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一场沙尘暴与一个誓言

时光回溯到32年前,1988年4月,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白银市景泰县红水镇遭遇了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沙尘暴。

遮天蔽日黄沙下,小麦被连根拔起,刚出土的玉米被黄沙掩埋,一些村民的房舍被狂风吹垮。家园被毁,粮食绝收,生活难以为继。

“给我在矿上安排个工作吧!”“在您这里干什么都行。”“我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没办法呀。”沙尘暴过后的一天早晨,几十个生活困难的群众把时任方家井煤矿矿长卢首百团团围住,恳求他能在矿上安排一份工作。

望着眼前一双双忧郁的眼睛,一幅幅熟悉的脸庞,年仅36岁的卢首百心似刀绞。“可恶的沙尘暴,决不能让你肆意妄为,我一定要制服你。”卢首百从心里暗暗下定了征战腾格里沙漠,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继而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

擒贼先擒王。方家井沙窝区是景泰县三大流沙区和主要风沙口之一,卢首百治沙的首选地就放在方家井沙窝区。

他率领煤矿工人和当地农民开始了在戈壁荒漠上艰难开荒整地、绿化沙漠的新征程。

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渴了,喝一口凉水;饿了,啃几口干馒头;累了,就地躺下歇一会。经过卢首百和数百名治沙造林队伍的不懈努力,到2002年,在风沙口开发出了宜林沙化地450余亩,衬砌渠道5公里,铺设沙石路面2、2公里,并盖起砖混结构的管理结构用房30间、360平方米。

为了提高树木成活率,卢首百多方奔走,招聘林业技术人员10人,边试验边栽种。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960亩,补栽了一批树种。2002年完成退耕还林360亩。两年间共开发宜林沙化地1800余亩,栽种的树苗成活率达85%以上,林场还发展林间套草300亩,饲养优质种养100多只。

32年来,在这片漫漫黄沙上,甘肃丝路林牧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首百带领他的团队,克服地域环境恶劣、没有灌溉条件、缺乏项目资金支撑等诸多困难,多年顶风冒雪、风餐露宿,在不毛之地上栽植的开垦荒地5000多亩、植树造林1000多万棵,更是将30多年创办企业所盈利的7000多万元几乎全部用于到防风治沙,开荒整地、植树造林上,在沙漠里播绿植树,倾尽全力在黄沙漫卷处打造了一道绵延数十公里的绿色新长廊,改变了昔日风沙肆虐的恶劣生态环境,使生活在这里的3万多农民摆脱沙害侵袭,走向了富裕的生活。

泰山压顶不弯腰

一棵树从栽植到成活,每一步都离不开资金。一年光浇水就得花200多万元。卢守百对记者说:“每年的植树节前后是我承压最大的时候,经常因植树资金短缺而辗转难眠。”

32年来,卢首百为了多种树、种好树,经常把家里的钱花个精光,老婆孩子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

2002年3月,卢首百经历了他人生中最艰难、最痛苦、也是最正确的一次抉择。

“经过东借西凑,我终于筹集了120万元购买树苗的钱,而此时,儿子留学的费用还没有凑够。面对两难的抉择,我决定召开一个家庭会议,说服家里人让儿子放弃留学,以确保如期兑现对农户的收购树苗的承诺。但我的决定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卢首百回忆说。

在强烈的反对声中,卢首百还是最终背着家人把钱用在了收购树苗上。因此老婆向他提出了离婚,儿子因没有费用而被迫放弃了留学,女儿和他口头断绝了父女关系,其他家人也和他不说话。卢首百把对家人的亏欠之情揣在心里,一如既往地扎根戈壁荒漠艰难创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最初的带领贫困户挖煤挣钱养家糊口,到现在带领群众向贫穷宣战、开荒造田、植树造林,走向共同富裕默默奉献着。

脚下的土地沙化点一个接一个换上了绿装,故乡的绿地也逐渐连成了片,过去让百姓苦不堪言的黄沙不再肆虐。卢首百和他的团队用林木锁住了黄沙,也用林木守护了自己的家园。在沙漠绿意渐浓的同时,卢首百的企业也得到快速地成长和发展,从最初几十人发展到了现在几百人的团队。2015年3月,卢首百创办的主营业务为奶牛养殖和林业种植的甘肃丝路林牧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新三板挂牌,实现了从家族企业向规模规范化经营管理的重大转变,使公司正式走向了资本市场。胸怀绿色梦想情怀,一心要帮群众脱贫致富的卢首百,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不满意。虽然进入花甲之年,他仍不忘初心,还在不断思考、寻找新的思路和项目。

魂牵“中华崛启之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中央有关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使卢首百如沐春风。他从北京请来文化专家团队现场考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并将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大力发展戈壁农业,振新乡村战略和正在进行的“三变”模式有机整合,创造性的策划了“筑梦中华崛启之林”这个生态文化旅游扶贫项目。“筑梦中华崛启之林”生态文化旅游扶贫项目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同时,《筑梦中华崛启之林》更是个人梦、企业梦融入中国梦的载体。通过认养一棵树,一片林的方式,把希望和梦想植入林中,弘扬传统文化精粹,落实公民植树造林的义务和责任,从而构建国家、个人、企业生态命运共同体,使象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民族精神的“筑梦中华崛启之林”成为凝聚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活力和源泉。“筑梦中华崛启之林”由中国梦林、中华和林、中华孝林、中华缘林、中华星林、中华红林等7大主题板块组成。群众可以选择相应的主题板块认养一棵希望的树,写上祝福,祝愿、祝贺的精彩寄语,以此憧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点燃人们内心的蓬勃之火,抒发人们的爱国情操和博爱情怀、表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2018年新年前夕,寒凝大地。卢首百带领30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和当地群众双手高举五星红旗雄赳赳、气昂昂开进了浩瀚的腾格里沙漠,挥锹铲土、拓荒整地,开启了全民共建“筑梦中华崛启之林”的伟大历史性劳动壮举的新征程。沙海无边苦作舟。尽管困难重重,但仍有像卢首百这样的“痴心人”在沙海中播种绿色。卢首百说,也许在荒漠植树造林这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中,每个人的力量就像沙漠里的沙子一样可能微不足道,但当千千万万个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时,那就是敢叫荒漠披绿装的伟大力量。初夏的一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景泰县红水镇清河村的白银市首百源乳业有限公司(原名甘肃丝路林牧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宽2公里、长5公里的林带郁郁葱葱,林带内栽种的沙枣树、榆树、槐树、速生新疆杨等叶绿枝茂,如卫士般屹立在沙漠前沿,保护着附近5000多亩良田。

望着绿色长廊,卢首百那颗在荒漠上播种绿色的恒心,那份爱民为民的家国情怀依然激荡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