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草长莺飞,正是生产好时节。

在平原示范区祝楼乡产业扶贫基地——河南仕博生态农业公司蝴蝶兰产业园,来自新城村的贫困户潘树婷徜徉在花丛间,在精心护理含苞欲放的兰花。“俺在家门口就业,每天工作7个小时,收入90元。还不耽误给孩子做饭、照顾家务。”祝楼乡范围内,像潘树婷这样在家门口产业园里务工的贫困户有100余人。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没有产业带动,就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更难以持续脱贫。做好了产业扶贫,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可靠保障。”祝楼乡乡长李海涛谈起产业扶贫,如数家珍。

近年来,祝楼乡努力寻找制约群众脱贫增收的突破口,在持续巩固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之上,把全乡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02人分别登记造册,探索公司与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让贫困户入股中有稳定收益。将扶贫资金提供给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的合作社,并将资金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头上,使这些发展能力差的贫困户也能享受到股金分红,同时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公司或合作社来获取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鼓励贫困户为公司或合作社出工来获取工资收入。

当好“双向服务员”,立足精准帮扶,实现贫困户与带贫企业的无缝对接。加强对贫困户订单式、个性化帮扶,同时,配置资源、腾笼换鸟,帮扶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采取以奖代补、小额贷款、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扶持贫困群众能直接参与、直接受益、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全乡催生产业扶贫基地20余个。

当好“信息传导员”,立足转移就业,实现贫困户与企业的互惠双赢。祝楼乡坚持在就业上扶“岗”,更在创业上助“力”。一方面,通过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项目等活动,引导和帮助贫困户广开创业就业门路,让他们有业可就、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鼓励贫困家庭毕业生回乡自主创业,最终达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的目的。依托辖区企业众多优势,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企业招聘活动日”等活动,先后转移输出劳动力1500余人,贫困户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输出全覆盖,发放户贷户用小额贷款60户123万元。

当好“能力培训员”,立足提升素质,实现贫困户与企业的互为需用。“转移输出,不能靠短时的硬塞。只有提升就业者的能力和素质,适应企业需求,才能铸造永恒发动机,源源不断的输出贫困户动力。”祝楼乡党委书记刘红刚说。根据群众意愿,祝楼乡先后举办家政、电焊、面点和蔬菜种植、林木种植、动物疾病防治、农村电商示范培训班10余期,建立面向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包”,采取“群众点菜、专家主厨”的方式,组织“科技小分队”,深入田头地间,使农民朋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