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冰雪乐游吉林    本报记者祝大伟摄

在大众旅游时代,冰雪已不再是老百姓要躲避的冷资源,而是人们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冰雪旅游已走入中国寻常百姓家,成为冬季消费的新时尚。2021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论坛近日举办,期间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1年是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冰雪旅游已成为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3亿人上冰雪的示范产业。

飞入寻常百姓家

冰雪是大自然的馈赠,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已融入人们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日常所需,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选项。

《报告》显示:人们对冰雪旅游振兴的信心已恢复,82%的消费者有意愿进行短距离冰雪休闲旅游活动,有53%以上的消费者会选择维持往年消费水平或者增加预算。疫情防控和消费升级倒逼冰雪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加速变迁,周边化、亲子家庭化、智能化、定制化、品质化、散客化和无接触需求成为主流。从客源构成来看,本地区游客占比近60%,冰雪旅游本地化特征显著,参加冰雪旅游的方式主要是与亲友结伴同行。从旅行时间来看,冰雪旅游通常是中短期旅游,选择2至3天出游时长的游客最多。从冰雪旅游花费的构成来看,住宿花费最大,其次为交通、游览门票、购物、饮食、娱乐和其他消费,游客住宿主要选择经济型品牌酒店和精品民宿。

玩冰雪正在成为百姓冬季的时尚新民俗。冰雪文化的氛围已形成,冬天玩冰雪已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被压抑的国内旅游需求会延续冰雪游的增长态势,比如崇礼、吉林、亚布力、哈尔滨等热门区域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今冬冰雪旅游的价格普遍下降,游客可享受到更多实惠。

在游客需求驱动和高品质冰雪旅游供给刺激下,预计2020-2021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将达到2.3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超过3900亿元,冰雪旅游红利将惠及更多中老年人、青少年、低收入群体等。

拉动经济新动能

冰雪冷资源变成旅游热经济,在全国冰雪资源最丰富的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冰雪旅游产业最为集中,发展也最好。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宋奇慧表示,冰雪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业态,对促进境外消费回流,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冰雪旅游成为冬季消费的新动能,在冬季,冰雪旅游对城市消费拉动作用很突出。一些传统冰雪旅游目的地已进入全国旅游榜单前列。值得关注的是,南方冰雪休闲娱乐与北方冰天雪地均有巨大的市场。随着冰雪设施和冰雪场所的增加,广州、昆明、成都、重庆等南方传统的冰雪游客源地已变成冰雪游目的地。

冰雪旅游持续成为投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2018-2020年3年间,中国冰雪旅游投资总规模超过9000亿元,其中2018-2019年约为6100亿元,2020年吸收重资产项目投资额约3000亿元,保持住了稳定增长趋势,疫情并未打断冰雪旅游重资产项目投资的总体进程。

目前,中国冰雪旅游正从体制完善走向机制构建。国家层面出台的涉及冰雪旅游的政策超过14项,内容涉及到冰雪消费、国民健康、冰雪运动、旅游等,河北、黑龙江、吉林、北京等省市出台了22项涉及冰雪旅游的产业政策。《报告》建议,未来要加快冰雪政策的集成创新,推动行业从政策红利向市场红利转变。

求创新前景可期

冰雪旅游是现代产业,更是当代生活。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冰雪旅游不只是去雪地滑雪那么简单,而是让国民领略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在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当地文脉的基础上,培育一批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冰雪旅游线路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旅游产品。

年轻人正在创造面向未来的冰雪文化,从2021年元旦假期冰雪旅游市场数据来看,年轻人喜欢新潮时尚的事物,推动了高山滑雪、雪地摩托、冰上越野、雪中摇滚、无人机、灯光秀等冰雪游新项目发展。

冰雪旅游发展到新阶段,不能只靠传统资源,必须导入新要素新动能,才能够满足新需求。宋奇慧表示,要深入挖掘本地特色的冰雪文化,做足冰雪文章,避免同质化,包括冰雕、雪雕、冰雪小镇的设计,将冬奥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注入冰雪旅游中,并推出以冰雪为主题的省级和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

《报告》显示,中国冰雪旅游开始从注重市场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更广泛游客参与、更多产品创新和更高的品质提升成为新时期冰雪旅游发展的重点。未来,冰雪旅游将朝着大众化、现代化、品质化、产业链化、标准化、全域化、国际化等方向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平衡冰雪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开发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冰雪旅游产品,大大提升冰雪旅游的便利性,通过大力推进冰雪旅游的数字化和数字冰雪的产业化提升冰雪旅游的现代化程度,推动冰雪旅游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