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避暑、乡村避暑、森林避暑、滨水避暑……炎炎盛夏来临,避暑旅游市场争夺战硝烟再起。中国旅游研究院在2019中国(长春)避暑旅游产业大会上发布《2019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指出,避暑旅游综合规模达万亿元级,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大的避暑旅游市场,避暑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但仍存在部分行业发展短板有待补齐。

酷暑难耐时节,正是避暑旅游的良机,可谓“哪凉快待哪去”。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传统高温城市避暑旅游的整体出游意愿达到 80%以上,2019年上升至 93%;而在出游次数选择上,今年暑期近 46.87%的居民选择出游 2—3次。报告预测,2019年避暑旅游出游意愿持续释放,全国将迎来客流高峰,避暑旅游前景广阔。

人们常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避暑旅游目的地需要“绿水青山”,但并不意味着“金山银山”能够唾手可得。正如媒体报道指出,虽然我国避暑旅游行业发展风声水起,相关调查却表明,当提到避暑旅游目的地时,人们指向的都是气候舒适的区域,如长春、贵阳、六盘水、丽江、西宁等,当提及避暑旅游产品、产业、品牌时,人们知之甚少。换言之,不少避暑旅游目的地还停留在消费链条较短、产品单一,知名度、美誉度有限的阶段,只能单纯满足“图凉快”的需求,与追求“高品质”有一定差距。

因此,避暑旅游目的地发展必须补齐短板,让高品质成为避暑旅游的“硬核”。笔者认为,需要在政策鼓励引导下,打响避暑旅游目的地品牌。比如,贵州连续三年在全国高温城市开展避暑度假主题营销活动,出台了包括“门票挂牌价五折、高速公路通行五折、对组织入黔包机和旅游专列的旅游企业给予补贴及奖励”等吸引游客的政策。

避暑“图凉快”是外在表现,“硬核”更多和文化特色有关。避暑旅游多是亲子游、同学游,以及城市退休老人的“抱团游”,对文化追求更高。要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强调参与性、体验性,把景区连成线路,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增强特色旅游产品的供给。比如利用博物馆、艺术中心、大剧院等文化资源,打造与避暑消夏活动高度结合的文化空间体系,举办艺术节、夜景欣赏、美食体验等活动,吸引游客进行沉浸式参与。

当然,还需在治理上升级。夏季是避暑旅游目的地的旺季,旅游市场价格容易出现较大涨幅,激增的游客可能导致服务和质量跟不上,必须加强对市场和服务的监管力度,畅通消费纠纷救济渠道,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同时,避暑旅游目的地往往是山区和滨水区域,且正值汛期,必须加强风险评估,完善防范措施,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