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轰鸣,田地里回荡着村民们秋收时无限喜悦的笑声......一颗颗金黄的稻穗被整整齐齐地运到了村里的稻场上。依兰县的田间地头上到处都是这样繁忙的丰收景象。

为庆祝我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依兰县近段时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广大农民朋友们踊跃参加,积极响应。节日过后,农民们更是迎来了农作物的大丰收,开始忙碌起来,体会到了物质与精神上的双丰收。

站在位于迎兰乡的依兰香原生态水稻种植基地中,放眼望去,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浪,依兰县天润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杜成面带喜悦地看着眼前的庄稼地,对记者介绍说:“今年我们合作社首次创新种植国家审定的龙洋11水稻,收成十分喜人,种子与化肥是合作社统一购买,并且提供技术支持,等到收获水稻时也不用担心放置问题,直接放入合作社的库中等待下一步加工。”谈及今年的收成,杜成兴奋地与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种这个新品种水稻,每公顷能收获7吨到7吨半,比去年增收2000到3000元,我们合作社共有3000多亩地,要是都种这个,那就是40多万啊,现在好多村民都争着要入社呢。”

杜成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依兰县现已全面开始收获作业,据悉,依兰县是农业大县,有着全国产粮大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杂交玉米基地县等荣誉称号。全县共有玉米收获机940台,水稻收获机1000余台,全部出动参加秋季作业,每天可收获玉米面积14万亩,水稻面积5万亩。出动180马力以上大型作业机器100余台,每天可作业面积3.5万亩。秋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大型机械收割水稻

记者在依兰县农业局了解到,今年依兰县耕地总面积为32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70万亩。年初以来,依兰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扩面积、优结构、提质量、创机制、增效益,今年预计收入粮食35.7亿斤,大豆8千万斤,水稻7.84亿斤,玉米27.06亿斤。并且继续调整产业结构,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立足县情实际,积极培育区域化优质、高效、特色产业,形成了以食用菌、中药材、万寿菊等产业发展新格局。其中万寿菊由上一年1.1万亩发展为1.8万亩,食用菌由700万袋发展到1800万袋,中药材与去年持平保持5万亩。

同时,依兰县也正在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建设。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田园综合体,重点构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完善“老迟头”生态园基础设施,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开发对青山林场杜鹃观赏景区,绽放自然生态魅力。提档升级满天星村、河南屯休闲农业建设,打造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依托毗临哈佳高铁收费站的有利位置,打造黎明村“菜园革命”示范村,成为休闲旅游、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胡春风郝政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