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传唱千年的歌谣(圆梦篇)

歌声悠扬动听,漫过悠悠洮水,千载光阴在歌声里滋养生长。

歌声遥远洪亮,穿透岁月时光,把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和希冀带到远方。

洮河边上,沧桑的身影,把传唱千年的歌谣与故事,摇曳生姿成洮河两岸五彩斑斓的图景。

第一节石不能言,洮代其言

洮砚,是纪录中华文明的工具。

洮砚,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

洮砚,是承载中华文明的功臣。

砚,是放在家中书案上的艺术臻品,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是人与人感情交流的名片。

洮石载录----

砚是人类审美与历史精神物化的产品。可以说洮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瑰丽奇巧、雄浑博大的器物发展历史,每一件洮砚都是一段历史,每一件洮砚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每一件洮砚都闪烁着中华文明的火花,都映衬着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政治思想、文化内涵和创造活力,都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都浓缩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青石》一诗中写道:“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工人琢磨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韶开通熙河路,使现今洮、岷地区重归中原一朝的管辖,洮河流域连接的中原道路变的畅通,洮砚便进入了中原地带,扬名于丝绸之路。

自北宋以来,洮砚声名大噪,文人墨客纷纷搜求,如获至宝。当时在文坛独领风骚的苏轼和号称“苏门四大学士”的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等都收藏并使用过洮砚,他们吟诗题铭,因砚而酬唱,留下了称颂洮砚的佳作。黄庭坚写有七绝《刘晦叔许洮绿石砚》:“旧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纹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黄庭坚以洮河石大方砚赠苏轼。得砚后,苏轼珍爱备至,即作三言体《鲁直(黄庭坚字)所赠洮河石砚铭》。其文曰:“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郡洮砚,至中国。弃矛剑,参笔墨。岁丙寅,斗南北。归于者,黄鲁直。”

从唐代起,就有文人的诗词歌赋,或记载,或赞颂洮砚,使洮砚千百年来以其优良的品质、特征、色泽、地位,以及收藏价值,闪耀在文苑砚林,堪称中国名砚。因此,这些古往今来的诗词歌赋,既是洮砚历史地位和价值的很好佐证,又是人们研究洮砚、传承洮砚,使洮砚文化发扬光大的珍贵文献资料。

唐秉均《文房肆考图说》日:“陕西临洮府,洮河绿石,色绿如蓝,其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此石产于大河深水之中,甚难得也。”

张鉴赞洮砚日:“我闻德寿日写经,一百九砚同繁星。采来宁向洮河绿,琢出浑似端溪青。”

南宋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生前曾用过一方袖珍洮砚,长宽各三寸,底部圆而突起,砚池浅凹,形似蝉腹,边面刻有谢翱的题记及砚铭,叙及文天祥得砚经过。谢翱曾在文天祥旄下做过咨议参军,参加过文天祥指挥的抗元战争,记述可信。铭文为:“洮河石,碧天血,千年不死苌宏骨。”堪称惊句!后来,此砚为清代大学者袁枚所收藏。

据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杭州一渔公在临平湖打鱼,网得此砚,名士王仲翟以“番钱(西方银币)二十元得之”,转赠袁枚。得砚后,袁枚爱不释手,特制紫檀木砚匣,并召集诗友,“各赋一章”,袁枚本人也撰写小记,刻于匣盖。这段轶事,情节动人,一方小小洮砚,凝结了文天祥的人品、学问和袁枚的过人才华,是中华民族一段悲壮历史的见证,确实是岷县砚乡人民的荣耀。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曦,在清军入关后,曾组织义军抗清。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他拒绝出仕,专事研究学问,著述丰厚,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曾在陇右任职的故友赠洮砚一方,黄宗曦得而爱之,特作七言古诗《史滨若惠洮砚》,全诗24句,凡168言。诗中喻称洮砚为“寒山云”,认为其品质应在端、歙二砚之上,“金星雪浪魂暗惊,恍惚喷沫声相闻。”

砚载辉煌----

洮砚的时代主题始终与丝绸之路精神一脉相承。

“闻道导源使,从此天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杜甫的诗句表达了对导源使张骞的敬意。

2100多年前,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交汇的友谊之桥。余秋里说:“相比世界其他通过战争等手段打开的文明通道,我们的丝绸之路,是以经济和文化为主轴的,延续时间之长、效果之好,我认为它是第一通道。”

相比军马和茶叶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洮砚并非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主要物资。但可以想象,丝路畅通之后,洮砚作为“附属商品”,随着大宗货物的运输,也逐渐传入中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文人所得,一经使用,便受到激赏,从此在文人圈子中流传开来。而今的洮砚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中华瑰宝、文房四宝之一。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论坛领导人圆桌峰会等活动。外媒评论称,此次论坛的召开为“全球化2.0”奠定基调,再次展示了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大国形象。

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是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3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原则。

赵成德常说的一句话是“龙抬头,国运昌盛,龟为寿,天长地久”。“一带一路砚”的雕刻主题,蕴含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践,也是甘肃洮砚再度辉煌于丝绸之路的一大创举。

中国古人认为,龙、凤凰、龟和麒麟都是有灵性的动物。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能隐能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百姓人家常用来象征祥瑞,驱邪、避灾、祈福,故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带一路砚”上19条龙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蜷曲若钩,造型生动,活灵活现,雕琢精美。

龟在四灵中是现实中惟一存在的动物,也是动物中寿命最长的。人们不仅把龟当成健康长寿的象征,还认为它具有预知未来的灵性。在古代,每当举行重大活动之前,巫师都要烧龟甲,然后根据龟甲上爆裂的纹路来占卜吉凶。所以,人们称龟为“神龟”“灵龟”。神龟在中国曾经受到过极大的尊敬,在古代帝王的皇宫、宅院和陵墓里,都有石雕或铜铸的神龟。神龟永寿,用来象征国运的久远。

从各地慕名前来岷州参观的人们,面对着这方“一带一路”巨砚,都叹为观止。因为她不仅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自豪感,更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思……

第二节无尚荣光,声名远播

含泪播种,必含笑收获。在赵成德创业的每一阶段、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洮砚制作创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时候,党和人民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荣誉和社会地位。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赵成德除了“三个感谢”、“三个好”,就是“三个决不”。

他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感谢家乡人民和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朋友们的无私帮助!他说,甘肃洮砚公司能够走到今天,是党的富民政策好,是发展环境好,是岷县人民支持好。每当此时,他总要向社会和公众表态,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决不离开生他养他的洮河,决不放弃洮砚工艺文化的传承发展。

无尚荣光----

从1998年以来,甘肃洮砚开发公司获得各类荣誉和多种奖项,2001年,被甘肃省消费者协会评为“诚信单位”;2006年,被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领航企业”;2008年,被甘肃省文化厅列为“洮砚艺术类”全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等单位授予“文化集市”;2012年,被甘肃省文化厅列为全省文化创意行业常务理事单位;2013年7月,公司制作的洮砚更是被评为“甘肃最受欢迎的十大品牌旅游商品”;2015年,被甘肃省被列为全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等。同时,定西市委、市政府和岷县县委、县政府及所在地乡镇党委、政府也给予了很多荣誉。

赵成德个人先后获得了甘肃省乡镇企业家,第六届甘肃十大杰出青年,全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光彩事业先进个人、全省十大杰出青年,文化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并当选为岷县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慈善总会荣誉会长,甘肃省青联常委,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甘肃省定西市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定西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

声名远播----

来到洮河岸边,人们都说赵成德是一个名人,都夸他制作的大砚是中国洮砚史上的黄钟大吕、扛鼎之作、国宝经典,这不是夸大其词,的确名副其实。

因为洮砚,赵成德上过电视,上过报纸,上过讲坛,可以说遐迩名闻了。如今,在砚乡,在甘肃,乃至全国,一提起赵成德,似乎人人皆知,只因洮砚,他的名字与洮砚分不开了,很多时候,人们只知道赵砚瓦,却不知道他的真姓名。

面对在簇拥的鲜花,萦绕的彩带,飘香的美酒,口的称赞,纷至的荣誉,烫金的奖状,赵成德这位坚强的汉子眼圈潮湿了,他总是习惯地点燃一支香烟,心情起伏,浮想联翩,记忆之门一扇扇打开了,三十多年的雁去燕来,寒来暑往,风霜雨雪,千回百转的人生际遇,浸透泪水的创业艰辛,传承、弘扬、创新洮砚文化的心路轨迹,在他脑海里一幕幕掠过。

第三节别离洮河,兴业河州

一块石头,将临夏与远古历史连接了起来;一块石头,将河州雕刻艺术绽放到了极致;一块石头,将扶贫产业延伸到了千家万户。循着大夏河溯流而上,踏着四千年前大禹治水走过的足迹,我们仿佛看到了历史的一幕幕又在这里上演,一批批河州工匠在大夏河畔,以石为业,将漓水石锻造出新的文化精品----漓水砚,又一次让精美的石头唱出了富民新歌。

天上黄河,远古伊甸。风生水起,漓水欢歌。在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潮流中,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董事长、甘肃洮砚工艺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甘肃岷县籍企业家赵成德,在临夏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临夏书画家孔维雄、彭大金,泥塑家常天平,葫芦雕刻家白正兵,彩陶马黑麦,砖雕车国栋,铜艺苟学贤等能工巧匠的倾力支持下,让大夏河的石头变成了美的化身、水的惊魂,一项新的石文化产业正在大夏河畔崛起。

别离洮河----

2019年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日),由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制作的世界最大的洮砚《中华复兴砚》精彩亮相临夏州茶马古市,为古老的河州增添了一抹靓丽的文化风景。

“河州牡丹天下闻名,临夏美景令人神往”。正值一年一度的河州牡丹节襄办正酣,人如海,歌如潮,临夏及中外游客数万人目睹了《中华复兴砚》的风采。

有诗人即兴而歌:

中华复兴砚,绝伦释奇观。

来自藏王里,脉绵昆仑巅。

洮河绿石峻,氤氲蕴水泉。

质呈鸦头绿,玉润密泽坚。

波澜起涟漪,壮美开物天。

代言东方韵,彪炳西倾山。

大国工匠心,经典夺天工。

洮砚拓荒者,德性凝炼成。

砚长十七米,体在一丈宽。

法身逾百吨,高度过人肩。

恢弘其气势,深邃其内涵。

巨龙五十六,腾飞祥云间。

长城贯五岳,江河绕三山。

驼铃彻大漠,茶马过名关。

日月星辰耀,山川风物煊。

一带连一路,穿越炳灵关。

灵石会说话,文脉溯渊源。

盛世开新运,神州尽尧天。

大美属临夏,丰饶太子山。

山川风物秀,丝路明珠燦。

河洮势纵横,高峡起平原。

环境得天厚,中国伊甸园。

芳名河州卫,西域乐土霑。

牡丹花妖娆,皮筏赛军舰。

东乡出工匠,百行皆精湛。

手抓牛羊肉,砖雕誉千年。

物华天宝地,虎踞玉龙蟠。

国花称牡丹,国宝曰洮砚。

民族大家庭,秀美桃花源。

彩陶名海外,花儿锵高原。

河湟彪雄镇,大禹导积澜。

秦属陇西郡,茶马衢东南。

风华贯青史,文明五千年。

结缘枹罕邑,共兴人文圈。

宝輿纳宝砚,祥地精彩添。

共筑中国梦,齐襄同心圆。

朋来海内外,采风并瞻观。

花海赏牡丹,必看腾龙砚。

踏花马蹄香,拜石好运转。

步人新世纪,国泰兆民安。

文化启航母,大国扬征帆。

共圆强国梦,同誓复兴言。

巨擘聚群力,阖族俱欢颜。

众翔追头雁,鹏程启航船。

勇立潮头上,书写复兴篇。

这块巨型砚台就是赵成德带领50名洮砚工匠历时5年时间精心雕刻完成,再次刷新了巨型文化艺术洮砚制作的世界纪录,被世人成为“文化航母”、国之重器,巨型国宝级文化遗产。

2019年,是赵成德终身难忘的一年,是他难以割舍洮河的一年,是他告别家乡的一年。一声叹,一阵笑,一把泪,他来到了临夏,捧起一掬大夏河的水,从他双手的指缝间簌簌落下。激动、痛苦交织在一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内疚感,令他仰天长叹,泪如雨下。

故乡安置不了,从此便有了灵魂的漂泊,有了远方,有了乡愁,有了无穷无尽的牵挂。

他说,我离开了既心爱又伤心的那地方,但带不走幸福的回忆。守着一份情,他它乡为我种下一株相思树。

漓河欢歌----

心之所望,德大累终。2019年5月,赵成德从洮河岸边来到大夏河畔,走向河湟大地,开启了他又一次异地创业的征程。近年来,正当洮砚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他却在当地遇到阻挠、排挤、打压,洮砚似乎变成了“讨厌”,但他不以对抗、不言放弃,他头脑更为理智清醒,变压力为动力,视坎坷为磨砺,他将“石头大了弯着走”的人生哲学发挥到了极致,毅然决然选择了辗转临夏创业。他说,想起儿时的梦想,回望身后的故乡,步趔趄,泪满襟,情难抑,别有一番说不出的滋味在心头。

临夏确为开放、包容、发展之地,临夏政府和人民处处施以关爱与恩情,特别是临夏积石山县境内的特殊石材绝世罕见、资源丰富,让他又有了用武之地。

奔波在河湟大地,行走在大夏河畔,游说在民间工匠,赵成德找到了发展的路子,也找到了开发的支点,这就是立足临夏资源优势,秉承临夏传统文化,坚持产业富民理念,开发大夏河石资源,打造大夏河石文化,铸就产业高地。

这些思路和理念,来自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来自当地政府的支持,也来自人民的热情助力,更得到了临夏无数工匠的参与,并且与他们不谋而合,同心同向同德开创新业。

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开拓创新,赵成德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

河湟工匠----

临夏自古以来出工匠,传承技艺,世代为业。在河湟大地上,一代又一代工匠,用勤劳的双手,打造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临夏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他们有很多很多,这里仅举其中几位;

--常天平,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传统技艺传承人,代表作品有《农耕系列》、《东乡洋芋》、《东乡族擀毡》、《河州花儿》、《河州木匠》等。这些作品展示了赶集浪山场、听戏玩秧歌、田地挖洋芋、邻家拉家常等西北农村百姓日常的生活场景。他用这种朴实、直观、“零距离”的方式,不仅巧妙地还原了河州先民的真实生活,也歌颂黄土高原上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农耕文化。

--白正兵,甘肃省高级葫芦雕刻艺术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事象牙,牛角,竹木,石器,等多种材料的雕刻工作,从中吸取了丰富艺术营养,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刀法拙而不滞,游而不腻,线条流畅俊秀。人物,花鸟,动物,山水等题材,经过他的艺术创新,被赋予了全新的雕刻绘画语言,今人耳目一新,受到广大收藏爱好的的喜爱。先后创作了诸多喜闻乐见的雕刻作品,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代表作品有《一百罗汉图》、《十八罗汉图》、《八仙过海图》。

--马黑麦,彩陶工艺传承人,仿制的彩陶类型丰富,器型多样,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边家林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有罐、瓮、壶、盆、豆、钵、杯、爵、鬲、鬶、鼎、鸟型器等,各种彩陶文化类型的典型纹饰几乎都涉及到了,动物纹、水波纹、旋纹、三角纹、折线纹、叶形纹、同心圆纹、回型纹、锯齿纹、菱格纹、蛙纹、四大圆圈纹、太阳纹等等。还开发研制了穿越时空茶具、餐具、彩陶装潢艺术品等新的产品。

一条大夏河,牵系着一颗热切的心!

一块大禹石,寄托着一个无尽的梦!

洮河与大夏河是姊妹河,洮砚与漓水砚是姊妹砚,它们都是黄河的儿女,它们都是黄河馈赠给这片土地的精品。

2019年8月,赵成德在临夏注册成立了陇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任用他的洮砚工艺继承人张善喜为总经理,标志着大夏河石头文化产业开发的正式起步。

来到临夏的短短三个月时间内,他先后完成了洮砚文化艺术馆在茶马古市的落地开张,积石山县石材加工厂筹建开业,初步研制出了一批大夏河石砚、石材实用制品、石材工艺品三大类十多个品种,并注册商标“漓水砚”,逐步推向市场,受到了广大群众和外来游客的一致赞誉。

2019年9月5日,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华复兴砚”在临夏茶马古市再获世界最大洮砚认证,这块以中华龙为主题的巨型洮砚,长18.9米,宽3.29米,高1.69米,重129顿,是第四次获得世界纪录协会认证,而每一次都是赵成德自己否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他让甘肃洮砚永远领先于中国三大石质砚前列,也让千古洮砚永远成为甘肃炫目的一张文化名片。

与赵成德攀谈他今后在临夏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他说,我将以石为业,传承临夏传统文化,弘扬河湟工匠精神,全力打造大夏河石文化产业,形成以石头为主导的产业链,建设“扶贫车间”,引导和扶持一批漓水河石材开发专业户、专业村,带动千家万户实现富裕梦。

“古来河州称漓水,物华天宝蛟龙飞。补天灵石磨成砚,饱蘸浓墨写春秋。”岷州与河州同为黄河之洲。我们坚信,大夏河的石头定会唱出新的歌谣,赵成德定会在河湟大地谱写新的篇章。

砚无只语,洮代其言。

拼搏者都是含着泪奔跑的人,创业者都是流着血爬起来的人,血与泪和唱着奋进的歌。听着赵成德娓娓述说的创业故事,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难以用大师般的笔触描摹他创业的故事,磐石般的信仰,我只有弯下腰去,一次又一次地追问湍急的大夏河水,你流淌的是欢笑的泪水,还是痛苦的泪水?大夏河无语,我只有向这绿色与蓝色共融、痛苦与欢乐交织的大夏河深深三鞠躬。

大夏河,你在欢腾的时候,是否含着幽怨与哀叹?一个农民企业家的幽怨何其之深,哀叹又何其之重!血与泪、爱与恨交织,痛苦往往涵盖了一切。一条河流的去向,就是几代人的命运。你听,那曾经响彻了多少年的忧伤苍凉的古老歌声又在大夏河畔响起了。

第四节洮河工匠,永载史册

洮河悠悠,养育万物;岷山巍巍,赋人魂魄。

洮河绿石,地之宝藏;岷县洮砚,砚苑奇葩。

洮砚,一个古老历史的传奇;

洮砚,一个地域文化的符号;

洮砚,一件无法复制的稀贵;

洮砚,一个品牌独有的价值;

洮砚,一个精美艺术的高度。

洮河工匠----

穿越1300多年的历史,经风沐雨的洮砚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一代代砚工砚匠,以他们心中的热爱,延续着刀尖上的传承,演绎着民族文化的历史魅力,展示着洮河工匠的独特风采。

历经千年的发展,洮砚独特的雕刻手法、工艺流程、艺术风格与生产经营已自成体系。从制作到雕刻,一方洮砚融合了砚工匠人的才智情思,从选材到造型构思,到刻制花纹,都沉淀着历史风尘与文化气息,一方小小的砚石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折射出藏乡洮砚厚重的文化雅韵。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传统发扬光大。作品富有创意,重情趣,少工艺,充满人性美,生活美,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个性的砚雕艺术。”洮砚雕刻吸取国画工笔意趣和端砚、歙砚雕刻技法的精华,走上了一条层次丰富、形式多样、布局雅趣横生的艺术道路。小小的刻刀在刻砚者的手里飞转,刀起刀落间,一个个灵动的画面跃然石上,洮砚便绽放出了新的生命。千百年来,洮砚雕刻技艺通过民间艺人口口相传,洮砚文化源远流长,能工巧匠辈出,实现了刀尖上的完美传承。洮河石因卓尼而生,卓尼又因洮河石声名远扬,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正如《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度尽劫波,每一方砚背后,都有一段文人的风骨。每一方古砚背后都依稀可见青灯黄卷间,一个文弱身影在寒窗苦读。他们在自己钟爱的砚台上留下诗文或警句,道出或悲或喜的故事,使得我们的收藏有了别样的韵致。洮砚的造型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创新,会更加符合艺术的审美理念。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改变,砚刻艺人的整体素质将会提高,砚刻艺术也会融合于雕塑艺术,在造型及刻工上也会更加精致。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18年度(第三届)“陇原工匠”学习宣传推荐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网络关注和参与投票人数众多,营造了弘扬工匠精神、宣传工匠事迹、讲好工匠故事、培育工匠人才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唱响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旋律。

如何在洮砚的制作中,既能展现悠久深邃的文化传统,焕发洮河流域独具特色的人文风尚;又能够体现创意创新理念,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美的艺术性,提升洮砚文化的审美价值?如何使古老的洮砚拂去历史的尘封,摆脱“温室的花朵”或“复制的古董”的困境,经久不衰、华彩愈盛,赢得国内市场,吸引世界的目光呢?这些都是赵成德苦苦思索而又久久难以破解的难题。而善于从风云激荡的时代强音中捕捉思想的火花,激发创造的灵感,这就是赵成德及其智囊团队的最大优势。

砚文化是制砚活动及其物质、精神成果的文化内涵的总和,涉及到制砚文化观念,砚台的历史衍变,砚台形制,文化符号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特别是在砚台从文人士大夫文化走向大众文化的今天,既要延续传统的造物精神,体现时代的文化特色,还要让砚台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更要展示器有用、材有美、工有巧的砚台特性。更具体地说,砚应该成为融文学、历史、书法、绘画、雕刻和金石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品。

洮砚制造过程中所体现的传统造物精神和其本身蕴含的文化意象,才是洮砚最具审美价值的因素,也是洮砚在今天仍能被景仰的原因。目前洮砚艺术已有形体变形这一艺术现象,这说明砚刻与现代艺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砚刻这枝古老的工艺之花,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优秀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是一致的,“质量之魂,存于匠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扶贫济困、共同富裕”光彩精神,积极投身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活动和光彩事业,通过产业扶贫、造血扶贫,对低收入人群、“后富”群体、社会弱势群体和贫困乡村“扶贫”“扶志”“扶智”并举,实现“先富带后富”、真正脱贫。

工匠精神具体到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踏实精神、敬业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进的思维,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利他”的思维,通过一代代“工匠精神”的传承和传递,也将为持续实现“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伟大使命注入新的催化剂!

秉持和传承着专业、专注、专一的“工匠精神”,赵成德总是为技术型工人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提供职业培训技术教育,倡导“劳动最光荣”的蓝领精神。同时争取政府出台一些社保和税务减免政策,规范市场行为,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落地发展。

他始终坚持以诚信为本、务实为要、开放为先、创新为核,保持和发扬忠于实业、勇于实践、善于敬业的商业理念,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的奋斗精神,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协作精神,干事创业、拼搏奋进,敢于追赶和勇于超越省内外的优强企业,努力开辟自己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砚耀乾坤----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千年的文字会说话,洮砚已经成为古老文化的一张名片。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赵成德开办的岷县洮砚厂特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代制了“九九归一”砚,作为贺礼馈赠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以作永久纪念。“九九归一”了砚,精雕99条巨龙,象征着群龙聚首,万邦归心,开创了洮砚雕刻技艺的新纪元。洮砚,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再说“圆梦中华砚”。“圆梦中华砚”设计伊始,赵成德就定下了主基调,即思想一定要体现时代特色,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时代主题联系起来。

为了设计“圆梦中华砚”,赵成德发动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圆梦中华砚”的设计师和砚雕师们纷纷建言献策、畅所欲言。超级工程、科技强国,这些全新的设计思想,富有时代感的设计理念,激荡着大家的心扉,使大家兴奋不已!

最后,综合各方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只有“龙”这个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图腾,才能涵盖所有美好的寓意,才能综合体现艺术的想象!

对!就用“圆梦中华、巨龙腾飞”来涵盖所有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一旦确定,“圆梦中华砚”巨型洮砚呼之欲出,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正是这种心态,这份执着,这种拼搏,才有了今天的洮砚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才有了他现在的价值。这正是:处贫只知意志坚,炼石为砚耀坤乾!

如今,日子很快,一生很短;而他们,依然用最原始的方法,用心筛选,用心感悟,用心雕刻,他或许会输给机器。

但是,他知道,他坚持的是什么——是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传统,是悠久辉煌、灿烂耀眼的文化,是传承千年、发扬光大的期望……

第五节圆梦中国,腾飞九天

洮砚梦,就是中国梦。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梦想是前进的动力,为前行指明了方向。只有将每个人的梦想都聚集在一起,才会凝聚成了一个强大的中国梦。

有梦想,有力量。正如习近平所讲的,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民族梦的凝聚,也凝聚民族的力量。

圆梦洮砚----

与梦同行,心有大爱。匠心守之,精品迭出。一次次千锤百炼,一笔笔画龙点睛,一幅幅精雕细刻,一日日不辞辛劳,一年年不计付出,宗前贤以立自信,励后学而志超前,巍巍乎可观,赫赫乎可象,郁郁乎文哉,岷县洮砚含润流芳,技艺超群,秀于百卉,书写了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40年是诗一般的世界,梦一样的春秋。梦里山河是感恩与欣慰,是生命的气质与升华。

洮砚是人类审美与历史精神物化的产品。回望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历程,追忆甘肃洮砚开发公司近四十年的艰辛创业历程,悉数甘肃洮砚四十年的辉煌灿烂历程,可以说洮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瑰丽奇巧、雄浑博大的器物发展历史,每一件洮砚都是一段历史,每一件洮砚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每一件洮砚都闪烁着中华文明的火花,都映衬着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政治思想、文化内涵和创造活力,都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都浓缩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从2011年起,甘肃洮砚开发公司制作了两方“中华龙砚”,作为历史上最巨大的砚台和洮砚荣获了《世界纪录证书》。如今,洮砚已壮大成长起来,作为陇原文化艺术奇葩放射出绚丽的光彩,已成为甘肃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被列为甘肃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等。

今日的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已制定了面向未来的宏大愿景,这就是:以传承弘扬洮砚文化为宗旨,以“开发精品、展示精品、收藏精品”为方向,以“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工艺技术、创新洮砚文化”为核心,创业、创新、创意并举,打造“一馆(博物馆)、一所(洮砚文化讲习所)、一市(洮砚文化市场)”,建立洮砚文化展览中心、艺术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工艺与品质、文化与战略、产业与效益共进,在古老的岷州大地上铸造起一座醒目的文化地标。

笔者再次与他论证了甘肃洮砚开发公司未来目标实施的具体步骤、措施、方案,赵成德说:“现在端砚、歙砚建立了博物馆、文化广场和砚台一条街。河北易水砚也建立了易水砚馆。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个中国洮砚馆,不但有精品洮砚,而且把不同历史时期名砚、古砚都陈列进去。要把洮砚作为甘肃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形成洮砚制作的产业链、文化链,带动地方文化的发展。要为甘肃民族文化提供交流和展示的中心。”

为此,他论证上报了《关于建议建设中国洮砚艺术馆的报告》,洮砚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融历史文化、雕刻工艺、书画艺术、设计造型于一体,集历史、文学、美学、书法、绘画、金石、欣赏、收藏价值于一身,内涵深邃丰富。建设中国洮砚艺术馆,就是要组织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对洮砚工艺、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科学研究,开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品牌的高知名度,成为搜集、保管、陈列洮砚历史、文化、艺术的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机构,不仅是展示甘肃经济发展和民族文明的重要窗口,而且成为传承洮砚文化,进行科普宣传、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的重要基地。

他进一步论证了建设中国洮砚艺术馆的功能、作用及其意义,一是以特有的形式让洮砚产品供国内外人士参观,展示甘肃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进步程度,成为宣传甘肃的独特窗口;二是汇纳省内各地所产的洮砚精粹,形成规模化、系列化、精品化的基地;三是收集历朝历代的洮砚及遗存,组建洮砚历史博物馆;四是依托中国洮砚艺术馆组建甘肃洮砚文化研究会,研究挖掘洮砚历史文化,编纂图书资料,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洮砚的社会效应;五是依托中国洮砚艺术馆组建甘肃省洮砚协会,把产、供、销人员和洮砚文化研究者组织起来,实行行业管理,加强技工培训,统一规范标准,协调各方关系,使洮砚产业从无序走向有序,提高和扩大市场份额;六是给予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支持,投资洮砚产业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的人们依靠洮砚产业走向小康之路。

为洮砚发展定计号脉,紧跟时代,放眼世界,不断创新,把小洮砚做成大文章,把洮砚培育成甘肃的知名品牌。赵成德和全体洮砚人决心把洮砚做成甘肃的、西北的乃至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为走进新辉煌的和谐盛世再精心打造一方方精美绝伦的洮砚精,为时代献精品,为盛世铸丰碑。甘肃洮砚人为当今的和谐盛世、也是为中华民族书写传记,精雕国魂。

中华腾飞----

岷山巍巍,洮水汤汤,作为茶马古道的岷州,物产丰饶,商旅络绎,共同构成了中国西部一个奇特的文化板块。作为开发洮砚领头雁的赵成德,和着发展的节拍,紧跟时代的步伐,用如椽巨笔在石头上书写民族魂,充分展如何在洮砚的制作中,既能展现悠久深邃的文化传统,焕发洮河流域独具特色的人文风尚,又能够体现创意创新理念,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美的艺术性,提升洮砚文化的审美价值。

洮砚发展的历史是中原文化外围羌藏文化融入华夏文明的重要见证,它从一个侧面如实地反映了岷县历史发展和民族融合及岷州地区工艺特征和美学观念。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让我们在感悟岷州人文内涵和历代匠师创造力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体系的形成以及文明的不断进步。

再看“中华辉煌砚”,它堪称为浓缩的经典,历史的定格;艺术的永恒,盛世的丰碑;凝固的诗篇,不朽的乐章;时代的图腾,大国的象征。砚的正上方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的蛟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下方是我国的标志性建筑——天安门。围绕蛟龙和天安门展开的图案,巧妙地构成了四部凝固在石头上的乐章:

第一乐章:砚台上半部,错落有致雕刻着五岳(泰山、华山、嵩山、恒山、衡山)、四大佛教圣地(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以及颐和园、九寨沟、张家界、桂林山水、石林、大巴山、珠穆朗玛峰等自然景观图案,是中华民族锦绣河山的写照;

第二乐章:砚台左下方雕刻着大地湾彩陶人头瓶、孔庙杏坛、指南针、活字印刷、殷墟大方鼎、中国印、马踏飞燕、乐山大佛、兵马俑、长城、莫高窟、布达拉宫、赵州桥、大雁塔等图案,昭示着古老的中国历史悠久,光辉灿烂;

第三乐章:砚台右下方雕刻着工业现代化的高大厂房、农业现代化的联合收割机、会宁的会师楼、神舟六号飞船、秦山二期核电站、青藏铁路、三峡大坝、中华世纪坛、南浦立交桥、东方明珠、远望号科考船、铁龙号极地考察船、奥运健儿以及香港吉尼斯乐园和台湾101大楼等图案,展示祖国著名的、有纪念意义的建筑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尽情讴歌;

第四乐章:砚盖上方,雕刻着飞天、嫦娥奔月、月球车的图案,象征着我国正在努力实现奔月和飞天的梦想。

“中华辉煌砚”是当今社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国泰民安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荡漾在美好幸福生活中人民发自肺腑的感恩心声。它站在历史的高度,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唯物辩证的视觉,审视了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对昨天光华的甜蜜回忆,对今日辉煌的由衷赞叹,对明天更加辉煌充满美好祝愿。概括起来,那就是:锦绣中华,江山如画;文明古邦,名扬天下;经典中国,盛世辉煌;和谐中国,走在科学发展的阳光大道上,未来更辉煌的重大时代主题。

综观全砚,气势恢弘,厚重凝练,以“把花酿成蜜,把沙炼成金,把水凝成霜,把铁炼成钢,滴水见太阳”的高度概括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承载了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史、中国革命史、社会变革史、建设史、文明史以及改革开放史和科学发展史,并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进新辉煌的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同喜同乐的亲民爱民群像巧妙的琇刻于砚盖中央的重要位置,方寸之砚,反映大千世界,该砚恰到好处的点明了主题--小砚大乾坤,走进新辉煌!

这方由洮砚人打造出来的艺术精品,与其说是一方寓意深邃的巨砚,不如说是当今辉煌盛世的生动写照,更是这个时代民族文化推陈出新的经典和代表之作。因为她反映了重大的命题,承载了丰富博大的内涵。因此,既是砚史,又是历史。

赵成德代表洮砚人说:“创作这方巨型洮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以一个充分感受到改革开发春风沐浴和屡屡受到党和国家恩惠的农民企业家的微薄之力,倾尽全部心智和畅想,推出无愧于时代伟业的伟大艺术作品,代表洮砚之乡乃至大西北的农民兄弟,感恩社会,回馈时代!能把她献给党和国家,好让举世闻名的中国国粹——洮砚,这一纪录和承载历史的绝好文物来铭记和琇刻这不朽的盛世、千秋的功业,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和理想!”

传承文明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保护文化遗产,为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铺路奠基。赵成德声若宏钟的铿锵之声,回荡在我的耳畔,久久不散。

他的一生写满传奇。

他的传奇故事能写一部大书,它一头连接历史,一头连接今天,让历史告诉今天,告诉未来:

他的天好高好高,----再伟岸的野心,也遥不可及,只有最纯净的灵魂,才能触摸到;他的地好大好大,再宽广的欲望,也盖不过你,只有最谦虚的胸怀,才能融会到,神奇的土层;他的路好长好长,再矫健的步伐,也走不到头,只有最虔诚的膜拜,才能亲近到,神圣的征程。

赵成德的洮砚梦仍在继续,他仍行进在创业的路上。啊,洮砚---一个不老的童话,一个永恒的梦幻……

尾声

岁月,带走了纯真;时光,苍老了容颜;阅历,成熟了心智,沉淀下来的,是一份淡泊的心境。云有云的漂泊,风有风的流浪。人生之旅,各有各的方向。

是久违了世俗的纷繁嘈杂,还是对岁月流逝的无限追思,抑或有感于千钧重担的落地之轻。这一次,我无心入眠。

一种愁绪,万般滋味。

一块石头捂得久了也会发热,我不相信自己就是那冥顽不化的石头。搁笔之时,怀着对往事释然的心情结束这段文字,让我的灵魂复归安宁。

偶然的邂逅、突然的感动、必然的情愫,我的心中也滋生着一个梦。

这个梦,与其说来自洮河,来自洮砚,来自赵成德,不如说是属于自己。

感谢298万勤劳朴实的定西人民,是你们用自己的双手举起了厚重的历史,改写了苦难的境遇,创造了今天的辉煌。我更愿意将这部作品看作是与你们共同劳动的结晶。

让我们以此作为引领前行的一种约定!

瞩目在岷山脚下,逡巡在洮河岸边,穿梭在岷县大街小巷,不时会遇见雕刻作坊中爬伏的男人们,看着他们佝偻的背影,虔诚的表情,粗糙的手指,叮当着凿刻……

悄悄地走来

不惊扰他们

聚焦镜头

摁动快门

定格他们

这些朴实的

工匠

就是中国工匠的缩影!

唯有奋斗,终将崛起。

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花,离不开奋斗的汗水浇灌。

盛世腾龙国色娇,华夏创业金秋美。

在推动洮砚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赵成德一路风雨兼程,也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但他无怨无悔。如今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大力支持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洮砚产业,留住“中国洮砚之乡”这个来之不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让洮砚名扬华夏,让洮砚产业为百姓脱贫致富添砖加瓦。

赵成德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加大对洮砚产业的扶持力度,发展洮砚加工专业户、专业村,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规划建设洮砚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推动洮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希望政府牵头制定出洮砚加工生产地方标准,并在这个基础上积极推动建立国家标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高洮砚产业开发层次和水平。

他以全球化的眼光,非凡的胆识和超人的勇毅,高度的信心和资力,来度量与世界的距离。我们衷心地期待着洮砚再上台阶,再创佳绩,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