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靖远县博物馆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积极走出“博物馆”,探索开展文创开发活动。举办的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活动,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优化青少年教育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靖远县博物馆陈列展馆一角

靖远县博物馆现有基本陈列2个。《靖远历史文物展》,分“陶艺彩韵、佛宝遗珍、瓷玉辉映、翰墨飘香”四个单元,展品129件,展线长100米。《馆藏精品文物展》分远古渊源、陶文彩韵、铜宝光华、瓷玉辉映、杂珍一角五个单元,展出古生物化石、陶瓷精品、金铜文物等106件。靖远县博物馆馆藏文物门类丰富,艺术精美。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丰富和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靖远县博物馆展厅内采用浮雕、多媒体、版面、图片、专题片介绍、辅助展品等多种形式展示。并运用光、电等新科技手段,用多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造型将靖远历史文化元素充分表现在有限的空间里。展厅设有精致美观的指示牌和文字说明牌。年接待观众十万多人次。2012年展品年更新率达到15.3%。

2012年文化遗产日当天组织中学生免费参观博物馆,并举行“手牵手同保文化遗产”签名暨宣誓活动

自2012年以来,靖远县博物馆制定了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活动计划,结合节庆,策划特色教育活动。

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靖远县博物馆结合文物藏品和文献资料,参照民俗信仰的礼仪礼规,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版面、设计卡通形象、印制宣传册页,开展民间刺绣工艺展、民间剪纸艺术展、靖远历史名人图片展、廉政书画展等活动。营造节庆气氛,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情感交流,唤起公众共同的文化记忆。2016年靖远县博物馆特推出《双龙乡文物古迹分布图片特展》《平堡乡文物古迹分布图片特展》,两个本土文物古迹流动展独具地方文化特色,让群众了解自己身边的文化遗产,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受到了学校和群众一直欢迎和好评。

2021年4月29日,靖远县博物馆隆重推出了《大河长歌——黄河文化(靖远段)摄影展》、《飞鸿留痕——加拿大艾振道镜头下1940年代的靖远》两大精品展览,助力乡村振兴黄河生态文化游。同时,策划组织公众互动主题活动,在丰富市民文化活动的同时,发挥着教育、激励、凝聚、娱乐、审美等多种功能,在潜移默化中把观众由自在地了解传统文化变为自觉地文化参与者、传承者和弘扬者。

新时代文明实践‖靖博流动展览走进乌兰小学联盟

每年在社区、校园、乡村举办各种内容的巡展达20场次。接待观众人数30多万人次(其中未成年观众10万多人次)。

2016年,为了让博物馆成为中小学教育的“第二课堂”,靖远县博物馆自主研发并策划实施青少年教育项目品牌“乐知课堂”。

“乐知课堂”闹新春

2016年5月15日,靖远县博物馆自主策划开发的第一节“乐知课堂——我和博物馆有个约会”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在《历史文物展厅》进行,活动分四个环节:参观历史文物展厅、现场抢答、我来描述你来找、逛三园。同学们在博物馆藏品竞猜中争先恐后,不甘落后,精神抖擞的活动画面闪亮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16年6月6日,文化遗产日期间,为了给农村孩子普及知识,靖远县博物馆尝试把“乐知课堂”带进了距离县城170公里外的边远乡村学校,历史文化村——双龙乡仁和村双龙中学。

双龙中学位于靖远县西北角,是距离靖远县城最边远的一所学校,这里山大沟深,山路崎岖,车程需要3个多小时。这里平时各种教育资源很少光顾到这里!在场的孩子们及家长第一次上这样一节特别的课,引来了周边很多的群众围观。

这天时值父亲节。城里孩子知道什么是父亲节,但这一天,对农村孩子来说确实是个陌生的节日。“乐知课堂”相约双龙中学——“背影与爱”活动以“父亲节”为主题,邀请双龙中学初二学生及家长参加,分为“父亲节的由来”“爱的告白”“遮风避雨的手护”三个环节。当主持人为同学们现场朗读朱自清的《背影》,引出了父爱的话题,并插播了表达父爱的一段小视屏触动了孩子和家长们深埋在心底的那份柔软的爱,当孩子们抚摸父亲那双粗重的布满老茧的手时,在场的孩子们及家长感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有的为自己父亲言语告白,有的现场献歌告白,一发不可收拾。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还有现场的乡亲们恋恋不舍,饱满深情地紧握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手,叮嘱说:“以后要经常给我们送‘乐知课堂’呀!”

为了让“乐知课堂”更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便于融入学校课堂,深入乡村,更加精准地向品牌化推进,靖远县博物馆逐步推出了“乐知薪工坊”、“乐知留声机”、“乐知研学/游学”、“乐知话节令”、“乐知百家姓”、“乐知宣讲”、“乐知英雄姓氏”乐知系列专栏,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策划、实施“乐知”系列课程。

“近年来,我们精心打造‘乐知课堂’,使之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乡村,并不断创新课程,努力将馆藏文物资源、靖远历史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文融入课堂,使课堂的知识性、趣味性、乡土味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博物馆的课堂里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靖远县博物馆馆长张启芮如是说。

靖远县博物馆首个“博约班”在乌兰小学挂牌成立开班

2017年靖远县博物馆开设了“史话靖远”本土历史文化大讲座及科普讲座,培育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靖远县博物馆《文创改变生活》专题讲座在靖远职专举办

2021年,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靖远县博物馆特推出社教宣讲系列活动《那时他们正年轻》,记录一代又一代中共党员的青春之歌,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卢德铭、瞿秋白、李大钊、向警予、李四光、焦裕禄、雷锋、邓稼先、华罗庚……活动以线上知识普及、线下进校园宣讲的活动方式进行,累计宣讲40余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2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精神,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继承和发扬黄河文化,承传和赓续黄河精神,靖远县博物馆特推出“乐知黄河‖穿越黄河两岸”宣讲特辑。目前已推出《黄河之水‘陶’上来》《诗歌里的黄河》《北方农耕文明》《河水灌溉下的农耕文明》《丝绸之路上的黄河古渡口》《黄河上的古都》《二十四节气》《甲骨文里的中国缘》《靖远黄河水车那些事儿》等9堂“黄河文化”主题系列课程,并以“博约班”挂牌的形式走进了乌兰小学联盟、东升镇中心小学等11所学校,累计宣讲30余场,受到各中小学校的青睐。

靖远县博物馆流动展

2008年以来,靖远县博物馆先后被评为“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市文博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2019年,靖远县博物馆“乐知课堂”被评为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2021年,“乐知游学——我家住在黄河沿”研学旅游项目入选“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自2012年以来,靖远县博物馆连续九年在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中被评为“优”。

靖远县博物馆充分发挥靖远历史悠久厚重、文化多彩独特的优势,系统整理、深入挖掘靖远历史文化资源,逐步实践着从“以藏品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和从“以研究为中心”向“以教育为中心”的转变,社教活动亮点纷呈,提升了靖远历史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