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段纯刚、钟妮、向平华研究团队,首次提出自发离子吸附策略实现低维铁电极化的超低功耗反转。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范德华层状材料具有许多新奇的量子属性和独特的物理性质,成为电子信息科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当范德华层状结构与本征的室温铁电性相结合时,会诱发更多潜在应用。以室温范德华层状铁电体CuInP2S6(CIPS)为例,它在铁电场效应晶体管、铁电隧穿结、负电容器件、光电探测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由于其具有显著的铜离子电导特性,传统的电场调控通常会导致其极性结构破坏,并伴随形貌的扭曲变形,最终导致铁电性丧失。这严重限制了CIPS在实际器件中的应用。研发一种简单有效、可替代传统电场调控的方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设计离子吸附界面,室温下在范德华层状铁电体CIPS表面引入离子液体[DEME][TFSI]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Na[DDBS]水溶液,即可实现其铁电畴的大面积翻转。需要指出的是,在铁电极化反转过程中不需要施加额外的电场。反转前后材料组分、纳米片形貌、厚度等均不发生任何变化。

“实验证据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CIPS的铁电极化反转源于固液界面处铁电偶极子和液体中离子的相互作用。”段纯刚表示,该研究成果通过选择性离子吸附成功诱导铁电极化反转,为实现基于铁电的数据存储和生物传感装置提供了超低功耗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