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红花掩映道路,洁净村巷四处通达。深秋时节,走进白银市靖远县乌兰镇廿里铺村,村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柴草没有了,村道河边的垃圾被清理了,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少了,路旁盛开的各种花朵散发着习习香味,沁人心脾。“原来路边垃圾比较多,现在不仅安放了垃圾箱,还有垃圾车及时把垃圾清运到垃圾填埋场,每周还有人固定进行打扫,群众们都能够自觉地保持干净了。”说起村里的变化,饭后散步的村民李彦龙难掩心间的自豪。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得益于靖远县开展的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

过去多年,由于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各个环节投入不足,环境卫生建设滞后,靖远县城乡曾不同程度受到垃圾“围城”“围村”困扰,大量的生活垃圾,特别是“白色污染”肆虐,个别村镇甚至给人以“随地垃圾场、到处臭水沟、地膜满天飞”的印象。2017年以来,靖远县把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作为建设美好家园的政治工程、发展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抓起,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广泛发动群众,全力以赴推进环境治理工作,城乡环境面貌得到了大幅提升。

周密部署靠实责任 

“路段划片这个办法好,责任到人,大家一起管理,还能相互监督。”北湾镇新坪村村民刘英芳每天都会把自己负责的路段清扫干净。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活动开展后,靖远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靖远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方案》《靖远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考核办法》,确保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有效推进。各乡镇、各部门把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作为单位的主要职责之一,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深入一线调度指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下去。全面推行“乡镇班子包村、村级干部包社、社长包抓网格”制度,形成了任务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各部门、各乡镇村社结合实际,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坚持把整治与保持并重、宣传与引导并举,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对公路、河道沿线,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地段环境进行严格整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丰富载体广泛宣传

“看到我们包村领导副镇长金炳芳已经连续半个月陪着志愿者搞卫生,我们村的妇女都很感动,他们都主动来参与村上的搞卫生活动”。说起村民意识的转变,新坪村妇联主任冯春霞滔滔不绝。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公益广告、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发挥中小学校、道德讲堂、文化活动室、文明社区等阵地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垃圾治理的基础常识等,提升群众环保意识。依托“党性锤炼日”活动,组织机关领导干部、乡镇村组党员干部深入周边县区、村社学习城乡环境整治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同时不定期深入环境治理薄弱区域,开展卫生清扫、垃圾清运、柴草清理,扩大了活动影响力,统一了群众的思想行动。县直各帮联单位组织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帮助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引导群众改陋习、树新风、扬正气,形成了城乡结对、干群携手的工作局面。针对群众不良生活习惯难改变的问题,各乡镇采取组建城乡环境整治志愿者服务队、创建美丽庭院等方式,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群众“前面讲后面倒”的现象明显减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生活习惯不断改善,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合力整治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面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面广、量大、任务重的实际,靖远县坚持“先干净、再整洁、再美丽”的原则,有步骤、有侧重地对“脏乱差”现象进行整治,着力打造山清水秀、舒适优美、生态文明、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 

一是以精细化为向导,抓好重点区域整治。围绕县域内主要省道、国道、城乡公路,综合运用整理、清理、改造、迁移、绿化等办法,把公路沿线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线。同时,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和河长制,把整治重点向村组道路、河道沿线延伸,改善公路、河道沿线风貌。今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314万元,大力开展全域无垃圾整治工作。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抓好环卫设施建设,配备保洁员1399人、收集员387人、收集车辆349辆、转运车辆173辆、义务监督员608人,建设垃圾池642座、组建村庄环卫队177个,购置垃圾桶6797个、压缩式垃圾收集车6台、垃圾转运车172台、装载机34台、电动三轮车380台,设垃圾收集点434个,新建垃圾中转站9座,建成垃圾填埋场2座,建立了“农户分类、村组收集、县乡处理”的清扫收运处置体系。

二是以“三堆”清理为重点,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坚持以“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为抓手,按照“清垃圾、拆破墙、整三堆、种花草、涂外墙”的思路,强化四级联动,动员群众参与,逐村逐组全面清理柴草堆、土堆和粪堆,实现庭院卫生整洁、人畜生活分离,柴草物料堆放整齐。下实手整治水源周围、集镇内外、学校周边、塬边咀梢、田间地头等区域长期积存的垃圾堆、废旧农膜和长期露天流淌的生产生活污水等各类面源污染,农村环境面貌有了实质性改变。引导公路沿线和安置点农户按照村庄规划,建设围栏式小菜园、小花园,打造了一批“花园型”美丽庭院。

三是以垃圾点建设管理为根本,抓好污染源头整治。为消除环境整治易反弹的问题,靖远县积极探索建立了“乡级垃圾填埋场+村级垃圾收集点+组级垃圾暂存点”的整治模式,有效缓解了乱扔乱倒、乱堆乱放问题。在村组主干道沿线两侧进行科学选址,确定了垃圾暂存点,定期收集清运。

加强督察巩固成果

“请各村及时对账销号,对全域无垃圾航拍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在大芦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群里,消息一经发出,各村社负责人员纷纷立即回复“收到”,并在最短的时间将整改后的照片发至工作群,以便领导验收。自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以来,靖远县牢固树立“环境整治也是政绩,环境好也是工作好”的理念,探索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形成了一套从日常督查到整改落实到激励约束的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坚持“十天一督查、十天一排名、十天一通报”的督查考评机制,实行聘请第三方无人机航拍和暗访督查相结合方式,对督查出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逐一对账销号,倒逼责任落实。对督查排名前3名和后3名的乡镇实行红黑榜通报,对督查排名后3名的乡镇,对乡镇主要领导进行约谈,督促治理任务落实;对连续2次在后3名的乡镇在县电视台通报曝光;对连续3次在后3名和对同一问题连续2次不整改的乡镇移交县纪委进行严肃问责。对安排部署不到位、工作推进不扎实、治理成效不明显或未达到要求的责任乡镇和部门,汇报县委进行组织处理。同时将年终考核结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安排部署不及时、不到位,落实工作任务打折扣、支差应付的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各乡镇建立了微信公众群,及时交流工作进度和经验做法,并逐村逐社区开展检查评比。截至目前,县乡两级共开展专项督查26次,下发督查通报13期,发放整改通知单225份。

如今,行走在靖远大地,可以明显感受到好环境正在从外到内改变着靖远这座古城的“气质”。一座座农村庭院虽算不上精美,但给人留下干净、整洁的印象。村容村貌的改善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大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愈加笃定,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在靖远大地蔚然成风。(雷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