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白银市靖远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持续加大黄河水环境治理力度,立足黄河穿城而过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有效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乡村面貌明显变化,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特色产业解锁“脱贫密码”

金秋十月,丰收的喜悦在靖远县三滩镇苹果种植基地蔓延,一颗颗色泽艳丽、果型圆润的红苹果挂满枝头等待采摘,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苹果的甜香味,村民们在一行行果树间往来穿行,或采摘、或提篮、或装车,形成了一幅繁忙火热的秋日采收图。

近年来,靖远县三滩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坚持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园、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并通过线上订单+客商采购方式把靖远苹果销售到了全国各地。眼下正是苹果上市的好时节,每天早晨七八点开始,300多名来自三滩村及其周边乡村的村民来到基地开始采收工作。今年59岁的张志财是圈湾村有名的果树专家,按照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种植秘籍加上自己多年的实践摸索,老张家的苹果每年都会获得不错的收成。“我种的是4亩,没有天灾的话,亩产量都在8000道一万斤,今年我又发展了200亩,准备全部铺设滴灌。”张志财说,国家提倡黄河水资源高效利用,铺设滴灌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减少成本,一举两得。“我们每年都会不定期的邀请省市县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给群众手把手的传授技术,不定期的组织种植户走出去,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把咱们的品果产业做大做强。”三滩镇党委书记李文斌说,要实现长期增收,就要引进有技术有资金的投资者来此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促进全村农作物结构调整的同时,也推动乡村振兴落地生根,让村民在家门口也能鼓满钱袋子。

据了解,靖远县今年种植苹果2.76万亩,预计产量超过3.4万吨,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苹果已成为当地群众的“脱贫果”“致富果”和“幸福果”。 

在靖远,产业正在多点开花。就在三滩人忙着摘苹果的时候,与三滩镇隔河相望的乌兰镇却是另一片丰收景象。走进沿黄灌区乌兰镇河靖村,成片的包菜、莴笋、钢葱在秋日的阳光下,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田间地头,菜农和经销商们忙的热火朝天。“白葱今年价格特别好,一亩地毛收入一万五六,今年是个丰收年。”村民马德飞介绍说,自从政府引导村民发展蔬菜产业以来,村上不断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修路铺渠,支持能人带头成立合作社,为蔬菜销售打开销路,大伙的种植信心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有着多年种植蔬菜的历史东湾镇也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种了夏秋两茬蔬菜的菜农们忙着收菜卖菜,务工回家的人则是忙着翻地、巩膜,为冬季温室大棚蔬菜的种植做着准备。近年来,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倾斜,并通过科技引领、集中示范等途径,使全镇温室大棚实现了由零星种植向规模生产发展,蔬菜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步提升,农户种植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全镇温室大棚种植面积达两万多亩。“东湾镇农贸市场自启动以来,每天的交易量能达到15万斤,平均每天的交易额达到60万左右。”东湾镇大坝村党委书记魏宏鹏介绍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靖远县把发展经济林果和蔬菜产业作为绿化靖远和促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按照“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突出品牌,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的原则,大力发展枸杞、大枣、苹果、文冠果、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新建标准化万亩林果基地2个,建成9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产业扶贫带贫机制和产业奖补措施,切实提高贫困户参与度、收益度。截至目前,全县林果面积达到48.7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52万亩。

旅游资源变成旅游资本传统农民吃上旅游饭

黄河流经全县10个乡镇154公里,河岸线长275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29亿立方米,黄河甘肃段流经里程最长的县份—这里就是靖远。靖远深挖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把沉睡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富民强县的旅游资本,通过发展旅游、提升产业链附加值,探索出一条贫困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兼顾的新路子。

深秋时节,置身靖远县东湾镇瓜园村,荷叶田田,碧色涨满了池塘;稻浪微微,金色布满了田地;流水潺潺,银色溢满了鱼池;花枝颤颤,粉色缀满了枝丫……绚丽的村子绽放着无尽的魅力。 

过去瓜园村以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村民辛苦一年下来,挣不到几个钱。2020年,当地政府依托瓜园村西临黄河的地理位置和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新模式。以“稻香村——瓜园”为主题,以“留住乡愁乡韵、共享绿色发展”为理念,以实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为目标,着力在基础提升、产业富民、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方面聚焦发力、创新实践,将瓜园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村。

40年的养蜂史,让瓜园村74岁的老人展复中对“甜蜜”事业情有独钟。可是近几年,由于身体状况差,老人被迫断了这份情缘。今年,瓜园村大变样,家门口的游客多了,老人便在家门口支起了摊位:一张桌子、一把凳子、几罐蜂蜜,成了他的增收秘笈。“我们这个小村子现在成香饽饽了,变化确实大,城里人都来了。摆点蜂蜜卖,效益还可以。”老人笑着说道。

绿荫道上,村民霍侃忙完农活,穿着白净的半袖和邻居们闲聊着。身前,是多彩的文化墙,身后,是清澈的小渠。“原来渠里到处都是垃圾,现在有垃圾点,人们也不乱倒垃圾了,环境好了,邻里关系也和谐了。转一圈,感觉哪儿都是景点,跟旅游一样。”霍侃掩不住脸上的笑意。

随着稻香村——瓜园、白银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等旅游点旅游功能的不断完善,东湾镇这个美丽滨河小镇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游客慕名而来,传统农民吃上了旅游“饭”。

东湾镇的蝶变之路,是靖远县大力发展乡村游、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靖远县按照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水韵独石、花儿新村、枸杞小镇等一批“高颜值”的乡村旅游示范村累计3个,农家乐达到133户。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96亿元。靖远县人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通过绿水青山吃上了旅游产业饭,实现了绿色发展。 (供稿 雷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