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说过“肌肉萎缩”这个词语,那么什么是肌肉萎缩?哪些人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出现肌肉萎缩时应该怎么办?

肌肉萎缩,是指人体的横纹肌营养障碍、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肌肉体积缩小的现象。当人的肌肉结构处于废用状态时,最容易出现肌肉萎缩症状。

肌肉是由约80%的水和20%的有形成分组成,而有形成分大部分是蛋白质,因此肌肉收缩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就是肌肉的收缩蛋白。废用状态下肌肉蛋白质代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蛋白质合成率降低、分解率增加,导致肌肉蛋白总量的净减少,这也是引起废用性肌肉萎缩的直接原因。

另外,运动刺激可以使骨骼肌增强,肌动球蛋白的升高会使骨骼肌收缩蛋白在量和质上会发生变化。如果长时间不运动,一部分肌动蛋白发生分子变性,肌动蛋白的活性便会明显下降。废用状态下,肌肉活动减少,肌肉受到的牵拉刺激也随之减少,使肌肉的张力下降,肌紧张度明显降低,从而产生肌肉萎缩。

当出现肌肉萎缩时,应该如何进行恢复锻炼呢?

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

锻炼时,在不增加运动次数和运动时间的前提下,逐渐增加运动器械的重量,使肌肉产生越来越大的力量来克服它,使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

掌握好运动量

可根据自身的肌力基础而定,一般需要超过本人最大肌力的2/3,比如用最大的力气能举起6公斤的沙袋,那就要挑选4公斤以上的沙袋进行练习,然后随着肌力的增加,沙袋的重量也需要相应增加。

掌握好运动节奏

锻炼并非越多越好,但是间隔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来说,每天或者隔一天锻炼一次为好。具体时间可以视疲劳程度以及疲劳消除的情况而定。

生命在于运动,无论是作为废用性肌肉结构患者,还是作为普通人,适量的运动都会使我们的肌肉得到有效的锻炼,赶紧运动起来吧!

本文由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二中高级教师黄少华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