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黄河大桥,位于白银市靖远县乌兰镇、糜滩镇交界处,是目前进出靖远县城的唯一一座公路桥梁,日均交通量约为2.2万辆。

二十多个夜晚,三十多名工作人员挑灯夜战,坚守在黄河大桥,如期完成了大桥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为老百姓筑起了一道回家的幸福坦途。

“夜间手术”挑灯应战不言苦

“白天车流量大,施工会产生大量车辆堵塞,影响群众的正常出行,因此我们调整施工方案,首次采用晚上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靖远公路段该项目技术负责人马德荣介绍,他们主要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对桥面进行铣刨,粘贴抗裂贴,铺筑沥青面层。

靖远黄河大桥位于国道247线K163+740处,工程由白银公路局靖远公路段具体负责实施,主要为沥青桥面铺装4040m2,抗防裂贴2489m2,裂缝注胶封闭1420m,更换桥梁支座41个,更换安装波形护栏48m,更换梳式伸缩缝20米。4月13日晚上21时,夜色渐浓,在靖远黄河大桥预防性养护维修工程施工现场,30多名施工人员、10多台大型设备安全有序在靖远黄河大桥上打响了“夜战”第一枪。

马德荣说:“我们大多会从晚上七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七点,连续工作中途不休息,因为开一个工作面按天亮必须完工保证正常通车,交通管制是难度最大的工作,外来车辆冲入施工现场是施工最大的风险,社会车辆不理解投诉的也很多,也给施工带来舆论压力”。

施工期间,无论是一线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是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上下团结一心,挑灯夜战,与时间赛跑,抢进度,项目办领导现场督导,技术人员坚守一线严格把控各项数据,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工艺,精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

根据“快速施工、安全保畅、方便于民”的思路,统筹计划安排,对交通影响较大的分项工程(桥面铺装、更换伸缩缝等)制定夜间施工方案,采用“夜战”模式,避开了白天车流高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正常通行。通过伸缩缝“夜间拆除浇筑、白天覆盖钢板”的保畅作业方式,也为今后桥梁伸缩缝的抢修积累一定经验。

为解决施工问题,项目办提前谋划,编制夜间施工专项方案,牵头对接交警部门,多次组织交警队、项目部、驻地办现场踏勘,论证施工方案和交通管制方案可行性,对转换车道加宽、车辆分流、设置导向牌和提示牌、照明设施、应急措施等一一进行了落实,以“少扰民,保畅通,抓安全,控制量”为施工原则,高效率完成黄河大桥预防性养护工程。

图为夜间施工现场

“对症下药”运筹帷幄话重生

“项目开工前成立了工程项目办,主要领导任项目办主任,集中全段的技术力量,并做了细化任务分工,明确了各自责任,因黄河大桥地理位置特殊,同时成立了该项目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开工前我们还对实施项目进行现场审查复核,召开了图纸审查会议和技术交底会,对施工图及方案进行了优化,为工程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该项目办副主任路进告诉记者,针对此项工程,该段多次召开生产调度会,及时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安全和疫情防控管理,严格落实岗前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和疫情监测工作,配备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联合交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大桥维修期间交通保畅工作,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抓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妥善处理施工废弃物,做到文明施工;要求监理部严格执行工序报验程序,加大旁站工作力度,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下达监理指令,由施工单位进行整改落实。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该段在项目开工前制定了周密的《交通保障方案》,并组织交管、路政和各参建单位进行评审。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在车流量增加时段特别是每周五下午至周日期间,为减少车流拥堵,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吴家川等重要路口联合交警部门对过往的重型车辆进行交通分流疏导,有力的保障了市县两级政府几次大规模活动的顺利举行,也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图为顺利完工的靖远黄河大桥

此次工程运用工程综合管理模式,强化合同管理和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工地,有效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应用网络图,结合施工中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有效控制施了工总进度。4月28日,工程顺利完工,该工程的完工进一步提高和保证了靖远黄河大桥的安全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