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美1号(张国亮 摄)

随着蓝莓越来越多的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其经济价值愈发显现。在中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一颗小小的蓝莓正茁壮成长,带领着成千上万人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记者了解到,来自浙江诸暨的自主研发的本土优良品种“蓝美1号”目前已在全国9个省50余个县实现产业化种植,落地17万亩种植面积,直接带动9400多人贫困户,解决劳务用工10万人次。

蓝莓是绝佳的护眼食物,在中国曾以昂贵的进口水果的形象出现。近一二十年,蓝莓种植在中国迅速扩张。记者发现,一个名叫“蓝美1号”的本土蓝莓新品种,诞生仅几年时间,足迹便遍布多个省份,尤在南方颇具人气。

据了解,研发出“蓝美1号”的杨曙方原来从事IT行业,看中蓝莓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后,决定从安防行业投身农业产业。“2010年,我利用资本的力量整合了一个团队,做品种研发。我们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收集了160多个母品种,花费近7000万元,通过杂交、大田选育,当时做了有29个品种,做到最后只剩下一个‘蓝美1号’品种,其他的都失败了。”杨曙方介绍,2018年“蓝美1号”获得了国家良种称号,它是目前为止整个中国唯一一个获得“国家良种”的蓝莓品种。

据介绍,一般的蓝莓品种,最高年产量不到500公斤,而“蓝美1号”的最低产量为1000公斤,最高可以达到2500公斤。

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前所长贺善安,被誉为“中国蓝莓之父”。贺善安介绍,“蓝美1号”最显著的特性在于高产、易种、味甘、抗逆性强,是符合中国蓝莓产业化栽培创新育种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性新品种,非常适宜在我国多种不同生态区域进行产业化延伸。

如今的“蓝美1号”与“产业扶贫”息息相关。2018年,浙川两省供销社签署协议,决定以蓝莓为突破口,进行系统联动,解决40个对口县的长效扶贫问题。数据显示,包括四川在内,“蓝美1号”已在全国9个省50余个县实现产业化种植,落地17万亩种植面积,直接带动9400多人贫困户,解决劳务用工10万人次。

据杨曙方介绍,蓝莓扶贫,浙江方面除了提供种苗、技术之外,还保证收购、布局精深加工中心,确保农户种得好、卖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