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或者小说,在当代人的生活中还有多少份量?

答案极可能是——微乎其微。

因为我们总是太忙,加不完的班、出不完的差、开不完的会,已然是身心俱疲;因为总有太多新奇有趣的东西出现,大大小小的屏幕已将我们的时间分割殆尽;因为我们几乎不再阅读,在生活的苟且面前,精神世界的快乐已经微不足道……

这是文学最坏的时代,人们已被生活麻痹,不怎么关心小说所探讨的那些关于人生、爱恨、心灵、成长、生死的主题;这也是文学最好的时代,毕竟人终究是人,对繁星夜空的仰望、对诗与远方的憧憬是骨子里不变的天性。况且每个时代都有这么一群称之为作家的人,在坚守着这一方精神小天地。写字的人很多,能被称为作家的极少。他们总有一种异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和极其丰沛的情感能量,能从一花一木间捕捉到一个跳动的世界。

由优酷视频、福建海峡卫视联合出品的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正是一档展现当代作家精神风貌和思考感悟的人文纪录片。节目总导演王圣志是海峡卫视总监助理,也是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的总导演。作为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他对作家和文学作品有着独特且深刻的理解。

节目中,老友来访,相伴两天,一路对谈、走访、体验、观察,笑谈间涉及生死观、世道人心、故乡、青春叛逆等热点话题,问诊时代,以文学照亮日常,映射出名人作家对时代及生活的认知与解读。

作家的寻常与不寻常

钱钟书身上曾发生过一桩趣闻,据说有一位女士读了他的书,十分敬佩,要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中劝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这个妙喻从侧面道出了人们爱屋及乌的本能。对于作家是怎么样生活、思考和创作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是苦于好奇、耽于想象,而这一次,终于有机会一窥作家的世界是怎样的。

马原,中国先锋派代表作家,中国当代文学史绕不开的名字,和余华、格非等人一起被归纳为“先锋文学五虎将”,著有《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纠缠》等影响广泛的作品。他所运用的“叙事圈套”开创了中国当代小说“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多年前在被确诊为肺癌后,他一直携家人隐居在云南西双版纳。这一次,我们随着他的老友吴啸海一起前往。

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那它就是图书馆的模样。南糯山下,城堡样式的九马路书院令人羡叹,尤其是全木结构的八角屋书房,每个方向有一个窗,每一个窗外都是不同的风景。书院的每一间房屋都用文学大师来命名,似乎让每一位写字之人都有了终老之所。

小说家是模仿神的职业。在《姑娘寨》的原型地——始建于1939年,但已废弃多年的勐海茶厂。马原说,在以前巫师和祭司就是一个沟通人间与冥界的媒介人物,其实文学就是在现实和虚构间游走,好的文学就是起到巫师那般的作用。在自家林地,看着立于此地数百年的参天古树,马原感概“人类应该学会和众生和平相处”,人并非万物的灵长。

在经历那么多人生转折后,马原相信人这一辈子会有很多劫数,但只要结局好,就一切都好。现在,他为了10岁的小儿子重新开始写作并且是写童话,竭力所做的是为家人营造一个理想的家园,能在隐居山林后,感受家庭生活的美好,他评价为是“我把自己活成小说”。面对老友,他也流露了自己的隐忧,小儿子对一切事物的评价价值尺度只是搞不搞笑,严肃的精神生活对下一代,到底还意味着什么?

和马原的隐居山林、回归家庭不同,马家辉是喧嚣的香港城市文化代言人。他的小说《龙头凤尾》就发生在湾仔,那个他从小长大的香港一角。生于斯、长于斯,现在又创作于斯的他,混杂着香港电影里的江湖义气、香港本地的市民文化以及东西方交融碰撞的特有气质。和好友焦元溥相约的第一站,就是文武庙,一座1847年就已矗立在香港土地上的庙宇,这座小庙见证了香港开埠史上的“无间道”戏码,后来更成为香港文化的重要象征,直到今天,如果家里有人要考试升学,家人都会来这里上香拜祷。面对镜头,带着一幅墨镜的他,毫不讳言自己的生活隐秘,在祈愿时也是希望自己的新作大卖,着实有两分“英雄本色”的率真洒脱。

马家辉是在用文学反刍生活,他领着好友在香港街头转来转去,所去的店面、所吃的食物、所谈的话题都带有一丝寻找的意味。透过书本,他重新看待轩尼诗道、修顿球场、霓虹广告牌等生活日常;透过书店,重新回访青年时期的三大理想;透过食物,试图寻回的是父辈的生活印记……最终,一切的寻访回忆和物是人非,都只能被皈依到笔下的文字。

在《文学的日常》中,作家与作品之间,还有更多有趣的际遇,值得述说;作家的世界和作品中映射的时代精神、当代启示,也有着更为开放的解读,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

优酷人文的“成风化人+以人为本”

作为一部关注作家精神世界,从东方视角展现东方文学之美的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的诞生离不开优酷平台在人文领域一直以来的深耕努力。

从《晓说》、《圆桌派》、《观复嘟嘟》开始,优酷已在人文领域耕耘多时,出品了多部口碑爆棚的头部人文节目,更是收获了一批人文节目的忠实粉丝。如今,更是强强整合了优酷文化、纪录片,形成“优酷人文”品牌,继续发力深挖人文资源优势。目前,已先后推出了由 30余位文化名人组成的节目《2020世界在望》,平台重磅 IP《圆桌派》新年番外篇《圆桌跨越派》,以画家之眼观看艺术杰作的《局部》第三季等头部文化节目。

“人文”是一个意涵极丰富有趣的词。在东方,它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的是成风化人。在西方,这个词源于拉丁语,本意为“属于人的、人性的”,到了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对人的关注压过了对神的关注,这个词演变出强调人的自身关怀、提倡人的尊严、追求人的解放的意义,强调的是以人为本。

“成风化人”“以人为本”这两个关键词,实则为观察优酷人文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系。

“成风化人”,就是要重视对用户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实现正向的社会价值引领。

正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 80、90后青年一代,虽然时不时地被贴上“丧”“佛系”“宅”一类的标签,但那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嘲讽式的解构,在这次全民战疫过程中,青年一代表现出的担当和勇气,令人侧目。

其实,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生气盎然、积极向上,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充满了热爱。他们有着强烈的精神情感需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内在品质的修炼与提升,向往从身边做起,改变世界。

优酷正是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强烈精神需求,在推出了文化人谈社会事件的《圆桌派》、重视阅读经典的《一千零一夜》、探访六国学校反思教育理念的《他乡的童年》、关注舆论风波后来生活的《豫见后来》、关注普通高校资源匮乏问题的《对白·让我们和更好的你聊聊》之后,将目光投向了精神文化产品的一个重要生产群体——作家,以老友探访的形式,在对话、体验、观察中完成一次精神之旅。

“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开拓视野、创新玩法,让年轻人真正地参与进来。

比如,2019“优酷文化跨年”就强强联手抖音、微博、新闻资讯等年轻用户聚集地,通过冷幽默的病毒视频、新年金句加油瓶、校园短视频征集等方式链接年轻用户,以“加油!2020”多点开花。优酷人文还联动校园渠道葱圈儿发起校园短视频征集,携手新浪微博,通过“赵薇谈年龄焦虑”、“2020我想对你说”、“未来躺着也能瘦”等热搜和热门话题实现共情,提升用户参与率。

具体到纪录片《文学的日常》来看,首先,本季聚集两岸三地最有影响力的10位作家,从多元视角关注当下日常里的美好,能满足不同喜好的用户需求;其次,全片聚焦核心日常场景,以主题统一贯穿日常段落,通过作家独特的见解和对时代的归纳能力,让日常生出独特的意义,易于激发共鸣;此外,优秀作家具备强大的敏锐力与创造力,两岸作家互相激发,容易形成“金句”式的场景片段,“言值”力量,更易于新媒体和短视频传播,引起用户关注讨论。

“成风化人+以人为本”,在价值引领和融合创新的双重引领下,优酷人文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