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散首载于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到宋代被收入具有“国家药典”地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藿香正气散的主药是藿香,方名用主药冠之。“正气”有两层含义,第一, “正其不正之气”。什么是不正之气?简单的说就是四季不正常的气候,冬季应寒而反暖,春季就暖而反寒。I 第二,扶人体正气。人体的正气与致病的邪气是相对的概念,邪气是使人体得病的因素,正气是人体的抗病能力。外界不正之气与邪气伤人,都是由于体内正气不足引起,如果正气充足就不容易感受外邪,即使感受外邪也比较容易恢复。

      藿香正气散的组成药物主要有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大腹皮、厚朴、陈皮、半夏、茯苓、白术。该方是治疗寒邪外侵 ,湿邪内伤的有效名方。湿浊之邪侵犯人体可导致脾胃气机失调,脾胃功能失常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胃胀闷、 食欲下降、大便不正常甚至拉肚子等症状;脾主四肢,湿邪困脾会出现四肢疲乏无力,人就会感觉疲乏没有精神。人体感受湿邪秽浊,舌苔通常表现为厚腻苔。而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又称为“疫毒”“戾气”“疬气”等。疫毒的致病特点是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多从口鼻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它的毒力比风寒暑湿燥火等普通外邪更强,而且常常兼杂湿、寒、毒等秽浊之气侵犯人体,所以疫毒侵犯人体来势凶猛,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

      藿香属于芳香化湿药,古人认为气味芳香之品可以去除秽浊之气,《本草正义》曰:“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祛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怠倦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藿香其气芳香 ,可去除秽浊疫毒的邪气,同时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表里同治,作用全面,对倦怠乏力,食欲不好,舌苔厚腻的病症有很好的疗效。现代研究表明 ,蕃香含有丰富的挥发油 ,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能抑制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生长繁殖。紫苏、白芷,散寒解表,可帮助藿香祛除体表的寒邪。大腹皮是什么?它是槟榔的外皮外壳,专门消散气滞,有消胀的作用,大腹皮相比槟榔来说性情缓和,药效不是很猛。而治疗瘟疫的另一首名方“达原饮”正是以槟榔为主药以达芳香去秽之功。什么是气滞?比如有的人吃饭时生气着急,饭后就会感觉胃胀闷不适,此时可用大腹皮配麦芽煮水喝来缓解,这就是行气之功。藿香正气散组方中含有著名的燥湿化痰名方——二陈汤(陈皮、茯苓、半夏),二陈汤重点在于去湿去痰,帮助藿香去除体内湿浊之邪。方中茯苓、白术、甘草这三药有健脾去湿,扶佐正气的作用 。健脾就是强壮脾胃功能,只有脾胃气足,消化机能健旺,才能有效输送营养物质,人体正气才能充足;相反,脾胃气弱则消化功能减退,人体正气虚衰。另外,脾胃属土,肺属金,土生金,即脾胃功能强壮,则肺系统功能亦强壮,因为肺系统所需的能量是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营养物质,大多数人感受外邪侵袭多是由于正气不足,肺卫不固所致,肺卫是人体接触外界环境的第一道屏障,那肺气为什么会不固呢?原因在于脾胃之气虚弱,所以脾胃在抵抗外邪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藿香正气散既然是去除寒湿,去除秽浊的方剂,为什么在夏天用的比较多呢?其实从古至今,人们的习惯都一样,到了炎热的暑天,都喜欢贪凉饮冷,同时由于夏天天气炎热,人体腠理开泄,皮肤毛孔都打开了,此时寒湿之气就比平时更易侵犯人体内。

      纵观全方,藿香正气散具有散寒除湿,辟秽化浊的功效,扶正祛邪,表里同治,寒热均调,面面俱到,不愧为千古名方。

      (本文由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李朝霞  讲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