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数以千万解放区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他们奋不顾身,竭尽全力保障人民子弟兵的后勤供应,汇聚成了淮海战场上气势恢弘的支前洪流。在1948年冬天那场事关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决战中,民心所向,清晰可见。

纪录片《淮海战役启示录》第五集宣传视频https://v.qq.com/x/page/l3004jtttpi.html

1947年春,邹健东在新华社华东野战军前线分社担任摄影记者,曾深入山东解放区进行采访报道。当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关系让他终生难忘。

邹健东记录下的瞬间,很多都发生在沂蒙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革命老区先后有120万人支援前线,21万人参军参战,涌现出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可歌可泣的拥军支前模范。

“耕者有其田”的真正实现,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区率先完成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反映和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意愿。

1948年底,曾任美国《纽约时报》总编辑的西默·托平作为战地记者,随国民党军队深入淮海战地。西默·托平在随后所著的《在新旧中国间穿行》书中写道:“我无论如何也不明白,为什么一路所见的老百姓都站在了共产党一方。”但他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国民党只注重城市,忙于打内战,毫不关心农民的疾苦。而毛泽东找到了乡村革命的原动力。”

从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中,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广大解放区民众翻身做主的喜悦和踊跃支前的巨大热情。一切服从前线,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

我们仿佛可以想象到一队队民工、一辆辆小车、一列列担架队奋力前行,一双双布鞋、一袋袋粮食、一箱箱弹药被送往烽火前线的动人场景。

山东郯城,位于苏鲁交界,山丘众多,土地贫瘠。当时,县里库存粮食只有100万斤,其余400万斤要全靠向老百姓筹集。老百姓知道粮食的分量,但为了保证前线的战士吃饱饭,百姓们自己煮野菜、吃树叶,把省下来的500万斤粮食运往前线,比上级要求的多了足足100万斤。

人民对子弟兵的感情是无价的,对解放全中国的支持是无私的。而中国共产党人也在悉心关照着支前民工的切身利益——纵然是军情连连,十万火急。

在浩浩荡荡的支前运动中,地方党政机关是有力的组织者,广大共产党员干部则是数百万支前大军的带头人。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让人民解放军与支前民工结成了牢不可破的阵线。当年那些参加过淮海战役的每一位解放军战士,至今还记得在战场上与他们形影不离的那些民工兄弟们,还能回忆起在烽烟滚滚的险恶战场中,曾经吃过的大米、白面,穿过的棉衣、棉鞋。

在支援淮海战役的数百万支前民工中,离战场最近的,是随军担架队成员。他们没有武器,却在一场场激烈战斗中,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弥漫的硝烟,把伤员抢救出来,争分夺秒地送到后方医院。据不完全统计,在淮海战役进行中,共动用了约206000副担架,转运伤员10万余人。

支前民工的名字和解放军官兵的名字被一起铭刻在了淮海战役牺牲烈士的纪念墙上。他们共同倒在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的鲜血为即将诞生的人民共和国流在了一起。历史不会忘记,人民用肩膀支撑起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1949年7月,毛泽东为解放军总部编撰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大型画册题字——“人民的胜利”。“人民的胜利”,这5个字,字字千钧。它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战争规律的科学认识,更揭示了一支军队、一个政权存亡成败的深刻原因。

沂水长流,蒙山巍巍的齐鲁大地;枕黄襟淮,千里沃野的豫皖平原;五省通衢,四方枢纽的古城徐州……70年前的鏖战,70年前的支前;70年来的建设,70年来的奋斗,江山依旧在,日月换新天。

“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他指出:淮海战役深刻启示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军队的战略战术运用、将士们的信心和勇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忘回报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起,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写就的一部壮丽史诗。淮海战役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忠诚、担当与血性,凝聚着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谱系中生动而厚重的一页,将永远带给人们启迪与思考。它时时刻刻激励和警醒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回报人民。

敬请收看今晚(10月9日)20:05

CCTV-9《淮海战役启示录》之

《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