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以西16公里武周山南崖,现存53个洞窟及许多小窟,东西绵延一公里。

                                               释迦座像北魏早期

鲜卑族拓跋部自公元386年建立北魏政权,439年统一北方,都城在平城(大同),当时雕造佛像之风颇盛。公元446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法”,一度遭到打击,沉寂了七八年。到文成帝即位,又恢复佛教,云冈石窟的开凿就在此时。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约在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6年),比莫高窟约晚一个世纪,从现在洞窟的编号上是第16-20窟。是由来自西北地区凉州(今武威)的和尚昙曜建议而开造的,又称“昙曜五窟”;中期为“昙曜五窟”之后,文成帝去世到孝文帝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阳以前(467—493年),这20多年间开造的;晚期是迁都洛阳以后的30多年中开造的小型窑龛,不再是皇家开造,而是一些官吏、僧人小规模地开凿。

第20窟为三世佛,中央坐佛高13.75米,两侧立佛造型健壮浑厚,气魄宏伟,窟顶早年崩毁,佛像露天。20窟的大佛可以作为云冈石窟北魏早期的代表作,这尊大佛脸形方圆,高鼻梁,大耳宽肩,嘴唇薄,脸及身躯饱满,雕刻手法用硬直线条刻划出轮廓,造像挺拔、雄伟、刚健,显露出一种“阳刚”之气,衣服是外来式——“袒右肩式”,说它有较多“西域风格”的痕迹,也没有错,以现存的印度“笈多式”造像看,如身躯面相饱满、服饰特征、深目高鼻,及衣纹的装饰性处理手法等方面看,确定是比较接近的,但在精神气质上,已经不完全与“笈多式”造像相同,如嘴角不是很外露的一丝笑意,在印度“笈多式”的佛像雕塑中一般是见不到的,身躯雕造得大体大面浑然一体,与秦汉传统雕塑有着内在的联系(即粗犷、质朴、厚重的风格特点)。与云冈第二期相比,确实外来的特征还较明显,说得辩证一些,应该是在继承秦汉雕塑传统手法的基础上吸收“印度笈多式”的佛像造型及艺术手法的结果。“昙曜五窟”的造像,是以表现北魏的几个皇帝形象,即“皇帝即佛”这一点紧密联系的,所以,粗犷质朴的造型和气质也透露出5世纪北方鲜卑民族粗犷的游牧部落的内在气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北魏时代的丰碑,是那个时代精神力量和审美观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