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春风拂面,正午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黑龙江明水县育林乡东方红村81岁的赵林老人在村子里遛湾,边走边和村民们唠嗑。

“老爷子身子骨真硬实!”

“我这条老命是党给抢回来的啊!”老人激动地说。“前个儿看过一个电视剧叫《幸福来敲门》,这名字咋像是说我呢!”老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曾因冠心病、心肌梗死住院,走的是健康扶贫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时间。

这是明水健康扶贫的一个缩影。

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这个县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瞄准因病致贫返贫人群,因人精准施策、因病分类救治,为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提供了有力保障。

医保先行,保障兜底,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

“小康路上明水不让每一个健康扶贫对象落下。”为了这个目标,2017年,明水县卫计局共组建工作队14个、工作组99个,组织县乡村医务人员共356人驻村集中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精准识贫工作,走访1.6万多户;在建档立卡的43474名贫困人口中,筛查出贫困患者12341人。围绕致贫返贫原因清、所患病种清、诊疗对策清、救治目标清、帮扶措施清的“五清”目标,逐一填写《农村贫困人口疾病记录表》,建立了《健康扶贫数据库》。

“贫困户得了大病能看得起,最关键就是要看兜底保障政策,这是最后的一道政府保障屏障。”县委书记洪非说。在积极落实落靠上级政策的同时,明水着眼实际,精准发力,落实健康扶贫政策。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在原有基础上提高5%;慢性病贫困人口门诊实行75%报销,封顶线5000元;民政大病救助一般贫困户报销比例为50%、低保贫困户报销比例为70%,五保贫困户报销比例为100%;投入60余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缴纳30元大病商业补充保险一份;投入60余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缴纳小额团体医疗保险,保费每人30元。

永兴镇爱国村贫困户唐志贵患晚期食管癌,在县定点医院手术治疗后又经五次化疗,共计医疗费用11.5万元。在出院结算时,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补充保险报销等,个人自付费用自己完全能承担,唐志贵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精准施策,分类救治,让贫困群众“看得好病”

家庭医生,目前在大城市也鲜见,而在明水这个贫困县的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到家庭医生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和指导,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

全县各乡镇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把贫困人口、慢病患者等人群纳入重点签约对象,优先签约,优先建档,优先专家预约诊疗。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工作日制度,县级专家定期到村卫生室出诊,并开展业务指导、培训等工作。每年为四种慢病患者提供4次以上的随访服务,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合理用药指导、就医路径指导,提供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全面加强慢病防治管理。2017年以来,对全县常住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全覆盖。

通达镇永跃村贫困户朱学荣,提起话儿就夸村医许景峰,正是家庭医生转诊服务,让她这个失明5年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推行分级诊疗治疗模式。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的首诊医生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对经过初步诊断的贫困大病患者,免费安排救护车及时向县级医院转诊。对需要组织专家会诊、远程医疗会诊或请上级医生和向上级医院转诊的,优先予以安排。

全面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制定了《明水县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三定两加强”原则,对患食管癌、胃癌等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为每一位救治对象制定治疗方案,开辟“健康扶贫绿色通道”,安排其入院接受治疗;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按照相关病种临床路径要求,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夯实基础,优化服务,让贫困群众“看得上病”

2016年以来,这个县共争取建设项目资金1.33亿元,完成了县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5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57个贫困村卫生室新建项目、育林乡卫生院提升服务能力项目。正在实施县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县中医院康复中心新建、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新建、县疾控中心新建等建设项目,使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臻完善,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

2016年全县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91%,2017年全县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99.49%,截至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97.61%。县级医院与哈医大一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协作关系,开展高端合作,每周都有省级三甲医院专家出诊,全年省级专家在明水共诊治4500余人次,开展业务讲座13次。

这个县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5家县级医院与15个乡镇卫生院(分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疗联合体,达到了全覆盖。全年共下派医生897人次,接诊患者4459人次;基层医生到上级学习培训179人次。近3年,按照省里有关政策,明水先后公开招聘59名医学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卫生院,并逐步落实了编制,为乡镇卫生院补充了急需的专业人才;县级医院先后引进各类专业人才300多人,提升了医技水平;各医院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学习,选送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和专业技术大比武,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在确保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的同时,全县上下积极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健康行为促进等系列活动,筑牢未病先防、己病防变和病愈防复的“三道防线”。实行“三轮驱动”,即县级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家庭康复三方共同努力,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和康复秩序。

崇德镇合胜村贫困户边玉军因意外腰伤多年丧失劳动能力,妻子身体不好只能干些简单家务。正是健康扶贫规划中的“重点扶持夫妻双病”政策,让边玉军能够“敢治病”,去年花了近6万元做了腰部手术,自己几乎没花什么钱。目前,边家已经开始贷款养牛,规划下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