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淄博市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与蓝天救援队在苏氏农科园联合举办心理危机干预演练,模拟校车交通事故后的心理救援。来自淄博红十字心理救援队、聊城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和蓝天救援队的80余名志愿者参加了演练,中科院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理事李慧杰、专家崔东明等现场督导。

【模拟案例】2018年11月3日下午4点30分,某小学一辆校车在放学途中,与一辆卡车相撞,车上共50名学生,当场死亡2人,重伤6人,其余轻微伤。事故发生后,死亡学生家长、班主任、班级同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障碍反应。淄博市红十字心理救援队第二天接到校长求助电话,进入学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上午9时,演练从搭建救灾帐篷开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危机干预的首要环节。大家兵分两路,齐心协力又有条不紊,不到20分钟,两座帐篷就搭好了。暖场放松环节后,孙晓琳队长致辞,宣布演练正式开始。志愿者们分成两队,每队由有经验的老师带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评估,开展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每队细分成两组,一组做个案,四名咨询师分别对“死亡孩子家长”“重伤学生”“班主任”“司机”等做心理干预;另一组做团体辅导。其间,中科院的专家们穿梭在各队之间,观察进展情况,倾听咨访对话,记录问题与细节。

午餐后,志愿者们整合队伍,李慧杰老师一一回答大家的疑问,并就观察到的问题给大家做了详细讲解。“高警觉、闪回、回避,以及内疚自责等都是危机事件后的应激反应,是正常的人在非正常情况下的正常反应,第一要务是让他充分的表达,串起记忆碎片,而不是盲目的上各种技术”,“危机干预的技术并不复杂,更多的是咨询师自己的焦虑”……老师娓娓道来,结合实际案例,就危机干预的技术细节与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志愿者们听得入神,收获满满。

下午4时,演练在欢快的团体活动中结束。


李慧杰老师与孙晓琳队长


【中科院专家督导语录】

1.“你遇到的这些情况,都是正常人在非正常状况下的正常反应。”

2.确认应激反应,让个案充分表达,“还有吗?还有吗?”中间不要盲目插入稳定化技术。谈经过是串起碎片,越细越好,本身即是疗愈。如果个案在访谈中要实施行动,应作为一个情绪去处理,而不是作为一个事件,不能推动他去做真事。

3.危机干预的技术并不复杂,更多的是咨询师自己的焦虑。

4.在团体中若出现一个人情绪很大,一般会让他在团体中呆着,在团体中就是一种疗愈。可以在他哭泣的间隙,提示一下“你刚才说到哪儿了”,把他从情绪中拉出来。

5.做量表调查前要讲清楚,为什么搞这个调查?怎么填?不要当场统计。

6.“画说这一天”不太适合小孩子,小孩子可以用班会的形式进行。

7.危机干预只做这件事带给他的影响,不处理之前的问题。如果遇到失眠的问题,要问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失眠的?

8.要确认事故发生时“你在什么位置”,在不同的位置受的伤害是不一样的。

9.回避不愿说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能强迫他去说,做好陪伴,可以进行心理教育“说一说,我们能更好的帮到你。”

10.哀伤辅导,一般半年后去做。

11.危机干预不同于心理咨询,是在组织框架下的主动出击。

12.我们不是上帝,只解决一些情绪问题就好了。

13.危机事件的当事人有很深的内疚自责是正常的应激反应,要陪伴他,听他充分表达,然后可以问他“下一步想怎么做?”调动他内在的力量。

14.危机干预是很专业的工作,要真正经过专业的职业训练才可以上场,否则会伤到自己,也会伤到他人。

15.心理工作者容易形成替代性创伤,要保护好自己,定期督导。

【扮演司机的体会】

在这场演练中,我扮演了肇事的司机,接受心理干预。稍微酝酿了一下情绪,我很快进入角色,陷入深深的自责、恐惧里,眼泪流了下来。我感觉得到,扮演咨询师的老师在试图带我走出自责,而背负着两条人命的那种自责是那么的深,那么的深,任何语言都无法撼动。我感觉到了咨询师的无力,她说“我看你情绪很不稳定,我带你做个放松好吗?”我说好的,在闭上眼睛的一小会儿,却迅速的跳出了角色。

在随后的督导中,老师说,那种深深的自责内疚,是正常人在非正常状态况下的正常反应,应该被充分共情与表达。我的确体验到了这一点,感觉到没有充分表达,心里依然是压抑的很,所以在随后的放松中,迅速的出戏了。正如崔老师所讲,“危机干预的技术其实很简单,更多的是咨询师的焦虑。”

危机干预的确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专业的训练以及咨询师的个人成长非常重要,否则很容易伤人伤己。

仅有爱心是不够的,公益需要专业。

《公众心理自助手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突发事件发生后,你可能会经历到的各种情绪体验。

【你可能会有以下担心及感受】

1.担心自己会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2.感到无助,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3.变得很脆弱

4.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思念逝去的亲人,觉得内心很空虚

5.感到前途迷茫,对将来该怎么办心里没底,

期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你还可能会有下列身心不适】

1.执行力差:头晕眼花、做事会莫名其妙出错

2.紧张不安:多汗、脸颊潮红、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失眠、多梦

3.心情忧郁:没胃口、闷闷不乐、做任何事都没兴趣

4.行为退缩:不太想接触人群、不太想做事

5.负性记忆:不断涌现有关事件的回忆和感觉

6.坐立不安:感觉焦虑、紧张,坐立不安

7.负性联想:想起此事,会引发心理痛苦和身体不适

8.过度敏感:无法入睡、睡不深、易生气、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

9.逃避冲动:试着逃避有关这次突发事件(或勾起突发事件回忆的)的一切、不想说话或接近现场

10.麻木失落:觉得和别人有隔离感、失去喜欢的能力、提不起兴趣、对未来的期望值降低

这些症状可能只维持几天就会消失,并且随时间而减轻,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急性应激反应”,绝大部分人都会有的反应,不要担心。大多数人在自我调适后,反应会逐渐减轻,可以恢复正常,有一小部分人会持续出现症状,如果超过一个月不缓解,并且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就要接受专业治疗。

【面对伤痛,请说出你的感觉】

经历突发事件后,大部分人都会产生以上的感觉,这是正常的反应,不需要自责,试着说出你的感觉并且让家人或同事一起分担,其实他们和你有一样的感受,彼此理解,这样会让你和他们都感到比较好过。如果回避自己的情绪,可能会造成心理紧张与身体不适,使康复时间拉长。

【我们建议你用以下方式来缓释心情】

1.试着把你的情绪表达出来,倾诉,绘画,唱歌,运动等方式都可以,感觉能够让自己好好表达感受就可以,这会让你感到好一些

2.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避开和别人谈论这次经历,也许他们希望说一说,互相了解、治愈

3.不要勉强自己去忘掉它,面对这样的伤害,谁都不容易忘记,甚至会铭记一生,这是正常的,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就可以

4.别忘记你身边的人和你有一样的经历和类似的感受,试着和他们谈谈

5.一定要花时间好好地睡觉、休息,并且和你的家人或朋友在一起,回归规律生活

6.如果你有任何需要,请你向家人、朋友或相关单位说出你的需要,其他人也许能够帮助或者提供更多的方法缓解自己的不适感

7.要让你的孩子与你或其他人聊聊他们的反应,可以让他们以游戏或画画的方式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与感受

8.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你的小孩回到学校,并让他们参与学校里的活动

9.工作或开车一定要小心,避免意外(如车祸)发生

【如果用了以上的方法,你还有以下的问题,那么你可能需要一些专业的协助】

1.你发现自己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心情很乱,感觉有很多的压力,并且觉得很空虚,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

2.在事情发生一个月之后,你还是一直感觉麻木、迟钝,并且不断的保持忙碌,为的是让自己不去胡思乱想

3.不断地想起这次突发事件的事情,睡觉时会做恶梦而惊醒,或是有很多身体上的不适

4.从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你抽烟、喝酒或吃药的量都变得过量

【如果家人或朋友友出现以上症状,怎样帮助他们】

1.尝试扮演一个良好的倾听者,给予情绪支持

不用去回避某些话题,提供正确信息

2.不要试图用批评来帮助他们坚强,这种做法会伤害他们,也反映了你自己有太多的焦虑

3.鼓励他们接受治疗,伤痛的抚平是需要时间、鼓励和关心的

4.必要时考虑接受家庭治疗

5.关注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故事

6.家庭成员或朋友之间的互相支持至关重要

【孩子会有什么反应】

1.担心父母会出事

2.担心自己会被抛下

3.担心再次发生突发事件

【该如何与孩子讨论突发事件】

1.鼓励或接纳孩子讨论这次事件发生的过程

2.允许他们表达这次事件带来的挫折、混淆、害怕及悲伤等情绪

3.向孩子保证你会一直陪伴身边,他们的安全感会增加

4.孩子不会一夜长大,慢慢会变得懂事、成熟、听话

【该如何与丈夫(妻子)相处】

1.因为性别的不同,应对失去亲人的悲伤会有不同的方式

2.如果能彼此接纳彼此的应对方式,又能表达共同的伤痛,有助夫妻关系更加紧密

3.如果夫妻关系沟通出现困难,可寻求专业协助

【该如何与其他受灾家庭相处】

1.如果家庭都经历了失去亲人、失去财产,不必相互比较彼此的不幸

2.相互支持,重新树立生活目标,有助于共同走出灾难阴影

【亲友可能的反应如何】

1.突发事件刚发生时,亲友们的慰问和支持相当密集,随着时间会渐渐减少

2.有些亲友的慰问集中在哀悼失去亲人或叹息损失的财产

3.有些亲友会鼓励自己尽快忘记伤痛,往前看

【该如何应对亲友们过度热心的询问】

1.忘掉伤痛并不容易,亲友只是努力地想要减轻你的哀痛,不要因此给自己压力要求自己忘掉

2.亲友并未经历和自己相同的遭遇,的确不容易感同身受,不要责备他们的误解

3.可以明确地告诉亲友你要什么,你不要什么,你有自己应对的方式,他们会了解而支持你

4.可以要求信赖的亲友给予陪伴、心理支持及真诚的倾听

5.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心理支持或咨询信息,可寻求专业人员的建议

【结束救灾工作、回到正常生活之后,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休息。返家之后,通常都已经精疲力竭的。这可能会延续好几天的时间。能够把握时间休息很重要。

2.步调。你可能会发现,你的生活步调已经难以调整到正常的节奏。试着去接受较为缓慢的生活步调。不要认为其他人很懒惰、没有约束,或是很迟缓。在你回家之前,预想在哪一些范围内,有可能会因步调的不同而出现问题。审慎地考虑所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境,将有助于你去为实际情况做出准备。

也许忙碌的救援工作让你忽略了家人和朋友,也忽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和乐趣。重新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时,也许自己察觉不到差异,而身边的亲人朋友很快察觉到你的变化,或关心或惊讶或有点不习惯,要理解他们的反应,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变化很多,试着慢慢的恢复原有的生活状态。

【淄博市红十字心理救援队简介】

淄博市红十字心理救援队是在山东省红十字会安排部署下,在淄博市红十字会的指导帮助下由爱心人士自发成立的一支具备专业素质的心理救援队伍,从2014年4月26日成立以来,从最初的68人到现在的400余人,全体队员始终秉承“博爱大众,重塑心灵之美”的服务理念,先后与团市委、市妇联、市司法局、市统战部、团区委等多家机关部门合作,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心动力”亲子团体辅导项目,“与爱同行”—淄博市心理救援志愿者服务中心福利院员工心理援助试点项目,走乡村、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公益心理辅导和讲座60余场,参与各部门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80余次,为全市公益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誉,2014年、2015年、2016年均被授予淄博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的光荣称号,多名队员被授予市级的“十佳志愿者”、“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通讯员:庞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