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系统发展了药物靶标发现和药物设计等理论计算新方法,为新药研究提供强有力工具,获得国际广泛应用;他设计高效探针分子,深入阐明和确证候选靶标的作用机制和药理功能;他设计的多个候选新药进入临床和临床前研究,为药物创新奠定基础。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研究员,“药物科学”这个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第一位院士。

“新药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化的科技创新活动”

2017年5月,由上海药物所设计研发的抗阿尔茨海默症1类新药氟诺哌齐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其中,蒋华良团队精确计算并测定相关药物作用机制,提出与乙酰胆碱酯酶“快结合、慢解离”的抑制剂可能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氟诺哌齐正是基于这一新作用机制而设计的新一代乙酰胆酯酶抑制剂。此药上市后将会极大满足现在临床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短缺的紧迫需求。

在蒋华良看来,“新药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化的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化学、生物学、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也是学科新生长点的源泉”。他清楚地意识到,在当今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必须整合优势队伍,打破学科界限。他领导的研究群体由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合成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人员组成,建立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新趋势的新药研究模式。他还与所内十余个课题组在合作中组成创新团队,开展有关研究。

B型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是最大的药物靶标蛋白家族,目前40%以上的上市药物以GPCR为靶点。其中,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参与调节体内血糖稳态,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靶点。由于其结构信息的缺失,不仅限制人们对GCGR与其天然配体和小分子拮抗剂或激动剂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也影响了靶向该受体的药物研发。

2015年,蒋华良和同事王明伟课题组合作,采用计算机模拟、冷冻电镜、定点突变、氢氘交换质谱、二硫键交联以及生物质谱等多种技术,对全长GCGR处于不同功能状态下的三维构象开展系统研究,迈出了阐明B型GPCR全长分子结构和动态构象的关键一步。

2017年,蒋华良和民盟盟员吴蓓丽及同事王明伟3个课题组紧密合作,首次测定GCGR全长蛋白的三维结构,并揭示了该受体不同结构域对其活化的调控机制。这项成果有助于为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相关研究论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能够站在药物科学研究的前沿,蒋华良的拼命和勤奋有口皆碑。特别是在上海药物研究所师从嵇汝运院士和陈凯先院士进行药物分子设计研究后,蒋华良更是被同事称为“拼命三郎”。

1993年,药物所实验室的计算机设备安装后,为了延长工作时间,蒋华良索性晚上就睡在实验室,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97年年底,长达5年时间。在药物所攻读博士期间,节假日对他来说形同虚设,通宵达旦地工作已是常态。取得博士学位时,蒋华良已发表了10多篇论文,博士毕业论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论文。

2003年抗击SARS期间,蒋华良领导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全面投入到寻找抗SARS药物的研究中。为了获得抗SARS药物研究的蛋白质样品,蒋华良和他的团队连续工作三昼夜,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表达了SARS重要蛋白,获得了一条可能的SARS感染途径,发现了一批有效的抗SARS病毒化合物。

在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蒋华良和他的研究小组以“重要药理作用的靶标动力学行为与功能关系研究及其药物设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蒋华良在一次汇报工作中说:“上海药物所的团队协作是以具体疾病研究为中心,打破课题组界限,实行首席科学家领衔、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机制,因此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2015年有5个新药进入临床,2016年有7个,2017年则达到了9个。”

“我喜欢跨界做科研的感觉”

作为该校1983届校友,蒋华良在当选中科院院士后,第一时间向当年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师沈烈毅发微信:“万分感谢母校的培养与厚爱,请代我向所有任课教师问好!”

翌日上午,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以座谈会的形式回顾当年蒋华良院士在母校学习的情景。沈烈毅老师回忆说:“蒋华良从小家里比较清贫,母亲是农民,父亲是普通工人。在学校一个月伙食费(指午餐)只有4.5元。每天只能吃点蔬菜,一个星期只能吃一次肉。我记得为了给他改善伙食,他的初中语文老师蒋霞就经常做饭菜送给他吃。”

“蒋华良学习态度非常端正和积极,敢于暴露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开始他对化学兴趣不大,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虚心接受老师的建议,从听课效率开始,步步走来,如今成了这一领域的科学家。”化学课老师丁耀良说。

尽管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蒋华良的高中语文老师毛健林还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堂语文课:“一次班级对外公开课,听课老师超过了200位。我因为紧张竟然在讲读文言文时漏讲了两句话,课堂临近结束时,蒋华良举手提醒课文中还有两句没有讲解。”

在蒋华良的中学时代,对于填报大学志愿,老师有很大的话语权。1983年,原本填报了数学、理论物理学专业的蒋华良,居然收到了南京大学化学系的录取通知书。原来,他的数学老师周亚瑜认为“读化学,将来可以去化工厂,工资待遇好”。出于对这个绩优生的偏爱,他帮蒋华良更改了志愿。

对化学没兴趣,又不能转系,蒋华良只好自学数学和物理学课程。不过,没多久,他就喜欢上了理论化学、物理化学方向,靠自学还考了个第一。

多年后,蒋华良感慨地说:“这反而成就了我更宽广的知识基础,毕业后先去了华东师范大学攻读量子化学硕士,再到上海药物所从事药物设计,我喜欢跨界做科研的感觉。”

“没有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没受到好科普的影响”

虽然日常工作繁忙,但蒋华良仍时常挤出时间和精力用于科普宣传,在自己的微博平台上发表了几十篇科普文章。其中,《红烧肉中的著名化学反应——美拉德反应》介绍了不用酱油烧红烧肉和焦糖的制作方法,发布之初即有十多万人点击。此篇文章曾被上海市科委制作成微视频,在地铁和公交车上播放,该微视频还获得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院和全国科普微视频奖。

蒋华良说:“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亦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我理解的科普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非科技工作者普及科学知识,这也称之为大众科普。二是对专业科技人员的科普。一般的科普往往注重前者,而忽略对科技人员的科普。”

为什么专业化的科技人员还需要科普?蒋华良认为,当今科技日趋综合性和交叉性,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往往不能适应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需求。另一方面,当今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一个人要在短时期内掌握新近发展的科技知识和技能非常困难。

“如果及时有相关领域和新发展学科的科普作品发表或推送,将会极大地促进科技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但有利于提高普通百姓的科学素养,也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科学素养。因此,科普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或有建树的工程师没有受到好的科普的影响。”蒋华良说。

除撰写科普文章外,蒋华良的随笔也好评如潮。

蒋华良在一篇《咸肉蒸饭》中写道:“眼光与饭粒的油光激烈地碰撞,一股浓郁的猪油、肉和米饭的混合香味,通过鼻腔直冲脑腔。味道是不言而喻的,腌肉已经蒸得呈半透明状,肥瘦相间,咬一口,肥酥瘦韧。一嘴抿,一吞咽,肉香喷鼻,味道鲜美,从舌头到胃的食道一路,就像久旱的土地遇到甘露,着实爽快。”读这样的句子,虽未吃上一口,但已感觉舌尖上的味道。

“对科学的研究和探索需要代代相继”

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蒋华良要求自己“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学问”,并希望以此影响更多的同行者。

2004年10月,华东理工大学成立药学院,蒋华良应邀担任院长。他没有选择做简单的“挂名”院长,而是搭上自己的休息时间,尽心尽力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只用了10年时间,药学院便拥有了一级学科博士点、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以及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年均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成果。按规定,学校每年给他6万元的特殊岗位津贴。蒋华良说:“我不要拿津贴,既然答应当这个院长,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将学院办好。”随后,他用全部岗位津贴设立奖学金,近300名学生因此受益。

其实,蒋华良自掏腰包奖励学生的事已不是第一次。10多年前,他就用万元奖金在上海药物所设立优秀论文奖,每年奖励两名发表重要论文的学生。蒋华良希冀学生“为所崇尚的科学而努力”,因为“对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是需要代代相继的”。

也是10年前,上海药物所在研究抗糖尿病药物时,需要大量用到根皮苷。根皮苷最早从苹果皮中被分离,但含量只有万分之一,而其在甜茶中含量则达5%以上。科研人员从装甜茶的蛇皮袋里发现了一张名片,蒋华良便认识了这位湖南芷江的茶农胡应祥。

胡应祥经营当地一种名叫甜茶的野山茶,学名木姜叶柯,具有抗病毒和抗糖尿病等功效。蒋华良先是请药物所同事与老胡合作,进行有效成分分离和抗糖尿病活性成分筛选研究。甜茶要想在全国销售,必须向国家卫生计生委申请“新食品原料”。胡应祥从2011年3月开始申报,但他没有钱做安全性毒理评价,蒋华良和朋友就借给他20万元。他只有小学文化,上海药物所科研与新药推进处为他做智囊团,还陪同他一起答辩。经过6年艰苦努力,终于在去年5月30日获得了批复。

63岁的胡应祥闻讯后,趴在办公桌上大哭了一场。他第一个想要分享喜悦的人就是蒋华良。然而蒋华良总是说:“其实,我从湖南芷江的一名茶农身上学到了很多。”如今,芷江县规划用四五年的时间把甜茶基地由3100余亩土地扩大到5万亩。

在此过程中,蒋华良还留意到当地的教育问题。他发动身边的朋友共同筹集50万元,由芷江县委、县政府联合社会各界共同耗资200万元,于2012年6月在大树坳中学竣工建成“同心·民盟烛光教学楼”。教学楼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共4层,有22间教室,7个多媒体功能室,是一栋现代化的教学楼。据悉,该校的升学率已进入全县前5名。

“没有科学诚信,做出的是假药,会贻害百姓,最终自己身败名裂”

从2014年至今,作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的蒋华良已经连续5年选取一个字作为毕业典礼致辞的主题,分别为“爱”“情”“缘”“志”“信”。用蒋华良的话来说就是“谈情说爱话缘言志讲信”。5年5次,他总是娓娓道来,充满着对毕业生们的无限关爱和美好祝福。特别是今年6月30日,他以“信”为主题,让2018届研究生们为之动容。

蒋华良说:“诚信对做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现在还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叫‘科学诚信’。科学诚信的内涵就是‘提倡科学道德,维护科学精神,发扬优良学风’。最容易犯的科学诚信问题是数据造假、论文剽窃和重复发表。一旦犯了这样的错误,你的科研生涯就此结束。我们做导师的,最不希望学生犯这样的错误。”

蒋华良在致辞中,举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2001年,我的一位研究生写了一篇论文,投稿《J. Mol. Biol.》。由于我当时把关不严,没有发现他在论文的引言部分抄了一小段德国马普生物物理研究所一位教授发表在《Science》上的论文的内容。虽然所有的数据均是我的研究生做的,其他地方均是自己写的,但剽窃行为已经发生。果然,审稿意见返回时,我看到主编的意见是:‘该论文存在剽窃现象,因而不能在我们的刊物上发表’。我仔细检查了论文,发现了抄袭的内容,当即分别给主编和德国的教授写了真诚的道歉信。德国教授立即给我回信,表示他是这篇论文的审稿人之一,除了抄袭的内容以外,论文的结果和整体写作均非常好,并建议我们修改后投稿《Biophysical J.》,最终这篇论文在《Biophysical J.》发表。我与这位德国教授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研究生,合作发表了2篇论文。”

“这件事情对我的那位研究生教育意义也很大,他把这篇论文第一次投稿的原稿贴在他办公桌边,引以为戒。他工作做得很出色,提前一年获得博士学位,到美国耶鲁大学又重新攻读生物统计博士学位,并顺利完成博士后研究,在《Nature》等杂志发表论文,现在美国一所大学做教授。这件事情也说明,犯了错误如能及时改正,也是一种诚信。”蒋华良说。

“我们制药人尤其要遵循‘科学诚信’,没有科学诚信,临床前和临床数据不真实,做出的是假药,会贻害百姓,最终自己身败名裂。今年毕业的所有研究生,均没有犯科学诚信的错误。你们是好样的,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你们牢记‘诚信’两字,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岗位上保持道德底线,继续做诚信之人。”蒋华良告诫学生说。

“与诚信密切相关的是‘信誉’。作为科技工作者,你们将用一生的时间来建立自己优良的信誉。在这方面,我们所老一辈科学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86年来,上海药物所的科研成果和声望享誉国内外。这是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团结奋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带着上海药物所的信誉奔向你们的前程,用自己的信誉做药物所声誉的维护者和继承者。”蒋华良最后如是说。

■对话

“我几乎没有不爱读的书”

记者:蒋老师,很多人都说您是一位手不释卷的读书人。那么,对您的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

蒋华良:对我目前科学生涯影响最大的不是书,而是作家徐迟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那是1978年,我还在读初中的时候。这篇报告文学激发了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如果硬要说一本书,那就是我高中时读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刻苦、坚韧的性格及其精神,直到现在仍然影响着我。

记者:作为一位药物科学家,您闲暇时最喜欢读哪种类型的书?最不喜欢读哪种类型的书?

蒋华良:我最喜欢读数学和理论物理方面的书。我的兴趣比较广泛,几乎没有自己不爱读的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历史、文学甚至食谱,我都喜欢读。

记者:对于想了解您的专业领域的外行读者,您会推荐哪本科普书?

蒋华良: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药物发现:从病床到华尔街》,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王明伟研究员根据美国药物学家Tamas Bartfai和神经生物学家Graham V. Lees所著《Drug Discovery: from Beside to Wall Street》翻译的,是一本很好的了解药物研发领域的科普读物。

■记者手记

蒋华良印象

爽朗、幽默、博学、多才是我采访蒋华良院士后得到的8字印象,而他则用“正直、善良、包容、坚持”8个字总结了自己。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蒋华良为我沏了一杯湖南芷江的甜茶,我们就这样在他的所长会议室里开始了畅谈。

蒋华良说:“‘帮人帮自己,害人就害自己’,‘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学问’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嵇汝运院士、陈凯先院士以身作则并一直教导我的。今年是嵇先生诞辰100周年,他的身上许多高尚品德和精神,我将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体会。”

畅谈中,我还注意到蒋华良说的两个关键词:一是“平衡点”;二是“狼性”。他说:“我想学习数学或理论物理,但最后读了化学。一开始我对化学并没有什么兴趣,就去寻找自己兴趣爱好与所学学科之间的平衡点。化学中有理论化学、计算化学,这就找到了平衡点。在自学了很多物理与化学知识后,再与化学结合起来;后来进入药学领域,再和药物结合起来。就这么交叉起来,成了交叉学科——药物科学。而‘狼性’就是要像狼一样自己去觅食、主动出击。”

令我始料未及的是,作为一名科学家,蒋华良还是个颇有生活情趣的人。他常写博文,试着用英语唱沪剧、越剧和锡剧,爱自己下厨研究美食,还经常练练书法。会议室一角就摆着他的文房四宝。

“我们制药人的使命是:‘做中国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既要‘吃得起’,又要‘好’。”结束采访时,蒋华良说。

■蒋华良小传

1965年1月生于江苏省常州市,籍贯江苏武进。药物科学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第十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92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7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药物科学基础研究和新药发现。系统发展了药物作用靶标发现和药物设计理论计算新方法,为新药研究提供工具,获得国际同行和工业界广泛应用。设计高效探针分子,深入阐明和确证了一系列新靶标的作用机制和药理功能。研究成果在《Nature》《NatureChemistry》《CancerCell》《CellResearch》《PNAS》《JACS》等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190余篇,参加《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原理/方法及应用》等24部专著的编写,引起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和关注。针对肺动脉高压、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等国内目前尚无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重大疾病,与他人合作进行新药开发研究,数个候选新药进入临床研究或获得临床批件,并实现技术转化。

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还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上海市第八届十大科技精英、首批上海市领军人才、“第八届中科院杰出青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