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地坛医院迁入新院址10周年。9月21日,北京地坛医院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迁院10周年大会。

北京地坛医院

2008年,北京地坛医院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外搬迁到朝阳区北皋,是北京市第一家整体迁出五环外的三甲医院。北京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在大会上表示,地坛医院作为北京市率先搬迁到五环外的三甲医院,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中摸索了成功路径。

然而,回到10年前,医院新址地处五环外,交通不便,原有就诊患者数量不足500人次/日;与之相矛盾的是,周边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就医依然困难,周边居民守着三甲医院却依然看不上病。医院确立了“建设以传染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战略目标,逐步探索出一条“专科特色,综合发展”的特色道路。

地坛医院党委书记陈航表示,经过十年的发展建设,医院专科特色、综合发展的模式更加成熟。十年带来的不仅是医疗上的进步,还实现了医教研的共同发展。

地坛医院医生在为患者手术

事实上,这10年走得并不轻松。老院长张永利讲述了学科体系搭建完善、真正走向综合发展的故事。经过十年发展,医院由原来的肝病学科、感染病学科等10个学科逐渐发展了骨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肿瘤中心等30多个学科,一家综合三甲医院所具有的学科,在地坛医院基本已经具备。形成了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在所有地坛人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地坛医院已经形成了“内、外、妇、儿”全面发展的综合学科体系,地坛感染性疾病专科联盟、北京市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治中心、首医艾滋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胸痛中心、北京抗癫痫远程会诊中心等相继落地。综合学科的建立带动了医院的业务量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一家以传染病为特色的医院,其综合学科的门急诊量已达到60%以上。

在迁院10周年大会上,医院职工代表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新地坛从奠基,到开拓、发展的历程,回顾了医院从选址建设到建设发展的故事。肝病中心副主任谢雯讲述了传统学科发展、强大的成就。据她介绍,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控成绩世界瞩目,其中,就凝聚着地坛医院肝病中心老中青三代人的努力。红丝带之家王克荣护士长讲述作为社会组织,他们帮助一个又一个艾滋病患者度过心理危机的故事。妇产科老主任刘敏、儿科主任庞琳讲述医院在传染病母婴阻断方面、社会公益事业开展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大会上,雷海潮对地坛医院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希望:一是科学处理好两个院区协同发展的关系;二是在临床工作的基础上注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确定更新工作目标。三是要在医疗工作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融合上做更深入的探索。四是要把临床、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融入到医院的发展中,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